公司旁边开张一家家具店,早就知道是“居然之家”。最后的装修完工后,镶嵌着醒目的中英对照文字,英语是:Easy home ,我英语功底不深,总是感觉这样翻译少点什么。“居然”二字在汉语里,绝对不是一个“当然”,“容易”能够解释的。请教同事,也没能找出合适的字眼。“就是这样”,都这么说,我也只能这样认为,再纠缠下去,倒显得我迂腐了。
无独有偶,近日翻阅资料,中国的长城直接翻译成:Great wall ,我想,这“伟大的墙”,无论如何也读不出民族脊梁的含义。看来,翻译这种工作,还是大有“说道”的,不是知道就能做好的。除了知道,还必须深刻地领会才成。幼时读过沈从文的一部小说,叫《边城》,里面景色的描写,细腻如丝,恬淡如画,能整个把人的心灵荡涤的干干净净。我不知道如果翻译成英文,又该如何。至于诺贝尔文学奖至今没有汉语的席位,也就不用解释了。
翻译如斯,营销若何?前天路过一家大型超市,正好赶上一家婴幼儿奶粉做宣传,歌手唱的声势力竭,努力不亚于便秘,似乎马上就要脱肛;伴奏音乐震耳欲聋,一群美女光着白花花的膀子,高筒靴眼看就要把舞台跺塌。这哪还是婴幼儿及他们的妈妈能呆住的地方?顾客大都掩耳走开,要不就远远绕过,我想问,你营销的对象在哪里?远远观看的一群民工,叼着烟卷,边聊边看。我想问,你如果只想对民工营销,何不把舞台搬到工地,好歹落下一个慰问演出的名声。走不多远,一群发放宣传单页的促销员,眼皮都不瞭你一眼,一叠厚厚的宣传资料硬塞给路人手中,路人随手一扔,马上就被捡垃圾的老头捡起。何不直接送给捡垃圾的大爷。营销既然没有留下什么积极的意义,又何必画蛇添足呢?
对于翻译,我们没有能力来融合两国语言,历史的积淀不是一下子能改变的。要么追求意译,要么追求直译。或者神似,或者形似。具体情况,不一而足。顶多落个老外不理解的缺陷。领不了诺贝尔文学奖,咱领”鲁茅”文学奖,一样光荣。对于营销,那可是咱企业在花白花花的银子。经济寒冬,本身日子拮据,你怎么还忍心糟蹋。
你也许在抱怨消费者的不领情,我说就你头顶满头的aihuau.com高粱花子,一肚子的地瓜糊糊,就去过大城市铁岭一趟,见过两个华侨子弟,到头来,穿了件两个扣的上衣,印张叫什么区经理的纸片片,现在,做营销竟然开始不懂咱中国消费者了,让我怎么夸你才好呢?
对于第一个例子,既使你演出现场互动成功,号召力不亚于迈克尔波特,能使万众欢腾,也不值得赞赏。妇女儿童是全世界保护的对象,你传递的关心,表达的温情,交付的健康都不知哪去了,就落下两个字:热闹。问你营销是什么,你只能答曰,营销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
对于第二个例子,纯粹流于形式。效果也许不是出于企业主的本意,但是,没有细节的执行,永远不会到位。没有监管,什么行为都会出格。与其劳民伤财,倒不如把精力用到产品生产上,脚踏实地做点实事,免得再有检查什么三聚氰氨,苏丹红等活动的时候,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就像刚才说得,对于翻译,我们暂时无能为力去改变。对于营销,却不可步翻译的后尘,死扳硬套。消费者对于新商品,认同才会掏钱,喜欢才会购买。切不可仅仅满足于对消费者告知,这样一个低层次的营销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