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穷孩子冷暖发财路(17)



我不肯开口,我要再逼他一下,让他开出“盘口”来。

    

     沉默了几分钟,我给他点烟、倒茶。却就是不开口,就这样终于让我“逼开”了他的口。

    

     “工头”开的“盘口”,要是放在没有“进餐”之前,我会一口承诺下来,并且会“千恩万谢”。

    

     可就在这一餐饭的时间内,“工头”完全是等同于“出卖了”他自己。不单只让我“嗅”到机会,让我“透视”了他的“底牌”。更关键的是,让我从“侧面”“透视”了“庄家”的“底牌”。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了这一村,没有下一店”。“打蛇打七寸”等等无数的警语让我异常的冷静。

    

     我不肯让“工头”发现我的脑子在高速运转,因为我很早就知道,只要一个人的脑子里在想一件让他开心的事,眼、脸、肢体动作、会将他的内心世界泄露。

    

     至今我也没有发现一个人,能成功的控制住发自内心的兴奋。如果一定要说有。我也相信有。1、得道的高僧。2、缺少四肢、瞎了双眼、戴着面具。3、皇帝。4、死人。就是最好的演员,也很难做到。我也懂“无欲则钢”。当时的我,还不可能有今天的“道行”。

    

     我借口上冼手间,用冷水洗面,抽了一支烟,再见“工头”时,我的“城墙”已经能让我很自然、更洒脱。

    

     其实一见“工头”我就告诫自己,该人只能“交”一次。我不是汉高祖。我的身边只能有萧何、张良。不可能要其他的人。

    

     是他签的那一份协议让我“刮目”。此人能量巨大,用好了能“托”你九千里。用错了。一定害我一万年。

    

     这些都是他“告诉”我的。原因如下:

    

     1、35间店铺的每平方米月租金比市面价低20%。(这一点还可以解说为“物业单位”怕租不出去,采用低价策略)。

    

     2、每间店铺3个月的再装修期绝不正常。市面最多、最好的业主。对一个仅有14平方米的店铺,给出的装修期最多是30天。也就是说,“工头”白白的得了两个月的租金。(20 X 14 X 70 X 2)+ (15 X 14 X 30 X 2)= 5万。这收入就决不“寻常”。能想出如此“高、绝”协议的高手,决没理由在时间、租期上“脑子进水”。所以,我认为这只是“放水”的其中一招。

    

     3、“工头”只要我能将他要负责的35间店铺租出去,再要“店铺”只是“一句”话的事。足够证明他与“物业单位”很“铁”。能弄到工程本身就非同小可。如此大方的“甲方”,台子下面肯定不只有“一手”,说不定有“几腿子”。

    

     4、“工头”能对“萍水相缝”的我,说出来“协议”的“一部份”。就肯定不只是35间店铺2年的租。能给他优惠,就绝不只这一点优惠。动了手,10万是给一次。50万也是给一次。能动手就肯定不只是这一“小点点”。

    

     5、这单“装修工程”的“经手人”决不止一个。从中得“好处”的肯定有好几个。

    

     6、这一“群人”能弄到“这一单工程”,就绝对弄过很多次工程了。因为能同意、能签订如此协议的“乙方”。其中肯定有高手。而且一定是“老江湖”。更是一块胆大妄为的“老姜”。

    

     7、这“群人”决不会在乎小钱。出手一定会很“大方”。只要我能帮他们“套现”。“群人”之间的“底牌”肯定比“工头”开给我的“盘口”更实惠。即便是我,有了如此的“好事”。我的第一动作也是尽早收钱。然后拍拍屁股“溜之乎”。

    

     其实还有很多的疑点,可那不是我当时想出来的。是后来的总结,不细述。

    

     只有不到400天时间,我就为我当时的“英明”叫绝,为我的“洞察力”拍案。我为此狠狠的喝了5瓶金威啤酒。也同时警告自己,与人交一定要“透视”对方。否则一失足不是千古将是万古恨。因为“工头”是最好的。只有3年铁窗生涯。当然他们不止“这一单事”。是“引暴”了9笔“老账”。“账”既然到了“秋后”,当然要慢慢的算。

    

     基于我的粗浅认识。我在洗手间就给了自己一张“底牌”。斩!!狠斩!!狂斩!!!你拿别人的。我拿你的。蝉、螳螂、黄雀、弹弓、顽童(猎手)。我只能是顽童(猎手)。

    

     我没有当即回复“工头”。对他说。我得好好的“谋划”一下才能答复。

    

     过了两天寻“工头”。我说了一大堆难处。确实是难处。连“工头”都很认同。“工头”将“盘口”提高为。1、租出去一间店铺给我600块“辛苦费”、每间店铺的“再装修期”给我2个月。此“协议”仅限他负责的35间。

    

     协议附加。从出租的36的店铺开始。到第50间店铺。每间店铺给我1000块。每间店铺“同样”给我“再装修期”2个月。

    

     以上协助出租店铺有效期日期70天。从协议日期开始。“乙方”为了“表示诚意”,必须给交“甲方”诚意金1.5万元。协议生效日30日内。乙方可以要求退还“诚意金”,但此期间出租店铺“乙方的应得收入”,甲方只支付50%。

    

     我只提了一个附加条件,当我支付“诚意金”起。3天内我要见到“物业单位”的管事人。并保证只租店铺,不说“其它”。因为我认为,要么不动手。动手就要控制“局面”。400多间店铺。只要能让我“控制住”同样的时间。我就有办法“玩出金库”来。

    

     我从第36间到50间的“收入”中的“同样”二字意识到。 “工头群人”的台下交易总量。更促使我更加小心慎重。

    

     很可怕,我认为他们“挖墙脚”不是用“锄头”。是在用“推土机”推。

    

     而我只要不“搅和”进去。“天塌下来”也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出租店铺。“家规”没有一条管“干活”拿收入的人。因为我根本没有得“台底”下的部份。我不单只没有看到“台子”,我连“房子”也没有看到。

    

     我决定做。原则是快做、快完、狠斩、“溜之乎”。

    

     我给了“诚意金”,当天我就见到了“物业单位的掌门人”。

    

     进办公室我就留意“掌门人”身后的书架,扫视“翻烂”了的书名。我发现“掌门人”有很多“清史”类书籍。

     当“工头”介绍我时,“掌门人”没有什么“油盐”。我知道,我“人微职卑”。如果不能寻找出“共鸣点”。后面的场面我会很“轻”。

    

     我没有切入“主题”。而是借用了“文正公”。

    

     我对“掌门人”人说。没想到“掌门人”对我们家乡很感兴趣。我的老家距离“荷叶塘”很近。距离“乌石寨”更近。

    

     我特意提到“文正公”养性修身。为保身家性命,一收“石头城”就裁撤湘军。一个“忠”字,虽导致他让“后人”笑骂,却保住了身家性命。更加了一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异于以卵击石。

    

     近两百多年来,我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无数的名人。可到了我这一代,尽出“狗熊”。今天有兴认识“掌门人”,请多多关照。

    

     “轻、重”之分立现。在餐桌上我得知,“掌门人”下面的策划部还只是一个空架子。“工头”的“工期”是90天。也就是说,“工头”给我的期限,打了20天的埋伏。

    

     宴散人归时,我得到了一份“工头”与我之间“相差无几”的协议草稿。

     我很快发现在协议草稿中,我无法收到现金,同时协议与“工头”的协议有了差距,操作起来会很乱,也容易出现问题。更主要的是我想“擦干净”屁股。

    

     经过与“工头”“掌门人”协商,将我与“工头”的协议统一成一份协议。第3天协议成文。协议条文十分详细。现在只能记得以下这些了。

    

     1、乙方交付甲方“诚意金”为5万元。(包刮给“工头”的1.5万在内)

 连载:穷孩子冷暖发财路(17)
    

     2、甲方委托乙方管理“XX服装城”,管理日期暂定70天。

    

     3、每间店铺出租“中介费”1000元。从承租方交付的(初级装修费中收取现金)。

    

     4、每间店铺“初级装修费”每平方米1500元。(只出具双联收据)

    

     5、承租方在“确租”后收取“初级装修费”、2000元押金、一个月租金。

    

     5、每间店铺的“再装修日期”给40天。(再装修起始日期从“统一交付使用”起计)。

    

     6、协议期内“诚意金”不可退还。

    

     7、为方便“乙方”工作,“甲方”聘用“乙方”为工作人员。发工作证。但不属正式员工。工作证有效日期与协议相同。(这点是我要求的、基于快做、快完、狠斩、“溜之乎”)。

    

     8、乙方只负责协助店铺出租,所有合同、押金、租金、初级装修费的收取由甲方财务部负责。

    

     大约就是这几条了。

    

     当时我对“确租”后“承租方”需付的费用、我收入所得时间、支付方式、收入需要出具何种单据、以及“工头”的委托、提出了异议。

    

     正因为我没有忘了“工头”。吃水没有忘了“挖井”人。在“工头”的美言之下。我的协议得到了重视。

    

     开始根本没有得到什么有益的东西,因为很多“消息”是我做不了、也无能可做的。量力而为始终贯彻在我的思路与思维中。

    

     控制不住的不做、风险太大的不做、与“爷”沾边的不做、回报率低的不做。这几点十分冲突,也就将我的选择限制到了一个“过分峡窄的空间内”。

    

     虽然几次我想突破“限制”。但只要我想起有“品品”等着我开饭。我不得不小心慎重。

    

     做人就是怪,什么都没有时,胆子比天大,只要能得到手,就敢下手。有了“几个臭铜子”,反而瞻前顾后。

    

     机会是给有心的人,我不能算作是聪明人、好人、有良心的人、连“善类”我都算不上。可我有心。肯用心留意世界的变化。

    

     在90年五日节之后,具体是几号我不记得了。我发现有一张台上的顾客,和我一样,天天都到。因为他、她们人多,坐在靠窗口的大台上。次次都是这几个。三男二女。有时最多是五缺一。但三个男的是次次必到。而且交谈的时间很长。

    

     我开始留意了就搬台子。“沾”了上去。我听到了我为之振奋的好消息。虽然是“迟来的爱”。但绝对好过没来。字就只有两个。股票。但联贯的原话是。股票跌了。

    

     西华宫--------我迈出了进入股市的第一步。

    

     股票跌了。跌不跌。对我没有什么“震憾”。

    

     但股票二字却让我回想起我的“深万科”。我也有呀。可我当时是真的忘记了。

    

     自从弄了“难看”的专柜,我就没有再想过它。不是钱多的不要去想。

    

     在弄“专柜”之前,股票跟本没有可以“买卖”的地方。也没有人愿意要。只要听说你有股票,都当你250看,有钱买一张纸,还不如存银行有利息。

    

     加上我在一个月内“二走麦城”,之后我回湘建房,再次来深圳时,一连串的琐事让我彻底的遗忘了股票的存在。而且我一直是在“嗅”市场。

    

     人生就是如此的现实。没有必要去美化。是什么样子就保持它原有的面貌。

    

     当时有钱,确实是不如存银行。银行利率都在15个点之上。因为股票不单只没有利息,而且连一个变现的机会都没有。要不是我几次小动作捞了几把。否则我当时早已陷入了困境。

    

     诱因。只是一个字。钱。我能变现。能变成我想要的活钱。

    

     当听到股票二字时,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我有赚。我只是想,变现。将死钱变活。

    

     别笑我、也别骂我。我是农民,小农意识决定我的思维。我当时没有现在的阅历,更不可能知道股票它能让我发家。也没有人告诉股票能发家。

    

     所有知道我有股票的人。个个都说我是傻瓜,确实。至今也没有人愿意将“钱”放在别人的口袋里。

    

     在90年5月份,当时在深圳知股票能赚钱、如何赚钱的没有多少人。如果一定要定一个数字。我想不会超过5万人。一个城市。5万人。就如“五香粉”撒在一大锅的“汤”内。它的存在有限。

    

     也不必笑我傻瓜。我只是一个凡人,凡人就注定了他的思路、人生、爱好、喜怒、哀乐。凡人。生活也就注定了他的轨迹。

    

     更没有必要嘲笑我在当时一见钱发“绿”的双眼。我“尾”大不起来。我要活下去、而且我还想活得“狗模人样”。所以我追求。我也就坦然。

    

     我不是完美的,更不可能完美得起来。正因为我不完美。所以我很自然的“挤”了过去。很自然的请教,很自然的我请啤酒、咖啡。很自然的我得到了我想得的信息。

    

     当三男一女(当天有一位女士没有到)听说我有2万股“深万科”时(我打了埋伏、是财不外露的原因)。问我什么价钱“进”的。听说我是“原始”的股票。他、她们的眼前与我一样,都和狼看到猎物一样的发光。

    

     凡人就是这一点好,没有掩饰、没有故作的深沉、没有虚伪、只有真情的流露。

    

     我是凡人、所发我至今仍保持着凡人的本性。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当然我多了一点的是。先谋而后动。所以我还有一个“网名”。叫“谋定而动”。

    

     在我不停的追问下,他、她们告诉我,你迟了。这么多的股票。要是放在几个月之前,你有百多万。现在“跌”了。好可惜。

    

     凡人更有一个优点,就是都具有同情心。他们在同情别人的同时,从中学到经验。

     女士更好。因为女士的同情心更重、更坦露。在交谈中,我知了他、她们们贵姓。但三位男士对我并不很友好。交谈仅限于股票,别的根本不“露”。

    

     但我从交谈中,得知“深万科”股价黑市曾到过87元股。现在“跌到”只有17元股。我当时没有后悔。是真的没有后悔。决不是作态。

    

     注明一下:“深万科”股票在黑市是不是到过87块我不知道,听来的东西不能作为依据,没有证据不能胡说。这点请别砸我。

    

     我只是说,我的命不好,我一生下来就没有过“好命”。天不给我,我只有认命。其实是我认为17块也很不错了。

    

     女士姓韦。福建人。比我大4岁,一位与我命运基本上相同的凡人。却很“好人”。是真的很好。我们保持了9年的联系,一直到她出国。她当时也住“田贝”。但她有几套房子。(因为她有“海外关系”,“海外关系”害了她也帮了她,这是我后来知道的)。

    

     我们当天聊到了晚上8点多。可对我来说,远远没有知足。韦姐与我同一车回的“田贝”。我也就顺道拜了“师门”。

    

     回家我告诉“难看”。股票可以变现了。而且有很大的赚头。17块1股。

    

     “难看”根本不信,说我一定是想钱想疯了,要不就是发烧烧的。1块钱的股票,17块钱有人要,当时别人求你买,现在有人傻到出高价?别胡说。还是睡吧。

    

     我翻出来“深万科”股票,拿了15张。收好我想睡,可睡不着,“难看”的分析我也认同,这世界能有这么好的事?1比17块。还到过1;87块。

    

     所以。我认为要的人,不是疯了就是狂。当时“深万科的小伙子”叫我买,只差没有下跪,现在有人要都不错,还要出十几倍、几十倍的价来买?

    

     凡人的思维,让我开始怀疑。可我寻不到怀疑韦姐的根据。三位男士可能有说“大话”。可韦姐她没有必要呀。她家的富有,根本没有必要来“蒙”我。就是蒙我,他、她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没有目的就不可能有动机。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如果是真的,不管它“三七二十一”我要了钱再说。

    

     第二天一早,我就去请韦姐,她将带到了罗湖的公园边上。当时没有名字。在当时的5路车站向前,罗湖公安分局边上。(现在好象是叫“人民公园”。好多年不路过那公园了。现在是不是改了名字。我不知道)。

    

     在“人民公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股票的“媚”力、魔力、杀伤力。

    

     公园里,人不是太多,只有50多个人。并没有很多报到、杂志、小说中的疯狂。但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表露出期待。可能只有这一点是共同的。别的,我看不出有什么相同。

    

     韦姐。她算得上是一个“特大户”,但她当时基本上是“满仓”。

    

     在来时的路上,韦姐问我,是不是都“出货”?我说是的。我要变现,不能压着。快三年了。我手上没有多少现金,有一些。我不敢动。怕出事。我现在还是租房子,个个月交租,真的不舒服。

    

     在韦姐的介绍下,有几个人来问价。但都只是问问。一听说我想一次出手这么多,都不肯“收货”。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人只是“散户”。做“搬运工”的。从人民公园、黄贝岭、蛇口等地向荔枝公园搬。从中赚取差价。

    

     听说原来还有多处“交易场地”,我不知道也就不多说。但荔枝公园是当时的“交易中心”。是不是“中心”。我也只是听来的。无法肯定。

    

     我在人民公园呆了2个多小时,也没有“大户”。最多的一个人也只要4000股,我不想分拆,这是韦姐教我的,拆散了没有大户要,要也要讲价。

    

     看看不是路,韦姐叫我去荔枝公园去寻人。

    

     可能是到了中午,荔枝公园的人也不多,只是看上去这些人都非同小可。说广东话的不多,很多是一口标准的“京片子”。

    

     “先敬罗衣后敬人”。这些人的穿着都透出一种“款气”。有几个人用的打火机都能价值几百股股票,我也第一次看到了“大哥大”,好威!!当时那羡慕就甭提了。

    

     如果一定要我形容一下我当时的羡慕表情。可用二个比喻。1、一个老光棍看到了“叶子媚”。2、一头饿了100天的狼看到了兔子。

    

     第一个比喻我认为更贴切一些。后者只是想要,不能表达全部意思。

    

     款爷就是不一样,他们只问价,不问数量。当一个绝对地道的“京片子”听说我有2万股。还能多要来1万股时。他只是用手比了一个“六”的形状。

    

     一来我是让他当时的“行头”蒙晕了,二来我是真不懂。

    

     “六”。这我明白,可韦姐明明说是17元1股,怎么一到这里,才6元1股了?

    

     我问“京片子”。市价不是17元1股吗?你的手式我是真的不明白,不可能只有6块吧?

    

     “京片子”歪了歪嘴,说。是16块。“新丁”。你爱卖就卖。不卖拉到。明天说不定只有10块1股。这里,也没有几个人“收货”了。想想吧,我去喝咖啡了。

    

     他转身就要走,韦姐拉住“京片子”。对“京片子”说,我这小老弟是一个“行外”。从来没有来过这里,不懂规矩、更不明白行情。您老别忙走。我们商量商量。

    

     韦姐将我拉到一边,对我说,能一次性吃下你货的人,现在没有多少个了。我原来还行,现在我都“满仓”了。加上我1股都亏了5块多了。跟本没有钱再买进。你现在要一次出手。你看看是不是考虑一下?

    

     我说16块我就给他2万,留下1万。先变现了一部份再说。

    

     韦姐是老实人,老实说话也就很老实。将我拉到“京片子”的身边。对“京片子”说。我这小老弟有3万股,现在你只出16块,他只出2万股。

    

     “京片子”看了我一眼,很不耐烦,要么你都给我,要么我1股也不要。有钱“老子”还怕没货?给你2分钟想想,别误了我喝咖啡。

    

     我没有再想,我当时不懂“行情”,但也明白“京片子”是吓我,有钱的就是“爷”。在我心里,爷就是粗气。

    

     但我认为,都是白赚的,何苦为这一点点计较,昨晚不是还认为只有白痴、疯子才会要么?他当我白痴。做白痴也好过守着这15张“纸”。“工农兵”总好过“擦屁股纸”。

    

     在路上,我对“京片子”说。我不要16块1股,只要15块1股。但你要保证钱够数。另外你给我大姐1万块。如果你同意,现在就算是成交了。

    

     这是韦姐教会我的,收货的人,都只会给你“工家兵”。1000块。有良心的,会给你980块1打,还有一点点良心的,最多给你960块1打。没有良心的,只给你930块左右1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8897.html

更多阅读

连载:穷孩子冷暖发财路(2)

有了老师的参入,我的图书" 租借" 很成功。连霸王生也不敢不给我" 租金".到我初二。我的学费就不再靠母鸡生蛋了。能自足还有余钱给我妈买上半斤猪肉。当时供应的猪肉7 角7 分一斤。议价猪肉9 角5 分一斤,每次我最多也只是买半斤猪肉

连载:穷孩子冷暖发财路(21)

坐了一会,老高对“难看”说要“借”我去帮他做一点事,今晚上他帮“难看”看守我,绝对可以放心,只要小老弟干活,不会给他酒喝,更保证不让小老弟红杏出墙。           我让老高“借”到了“晶都酒店”。           老高说

连载:穷孩子冷暖发财路(20)

后来我发现你还真懂一点股票,在交易系统、分析、技术、资料统计上比营业部的其它人懂得多,你才能留下来。           有一次你在大户室,帮几个大户分析股票,我带了一个人进去,他就是分行人事部的X部长。他当时是来决定你是不是

连载:穷孩子冷暖发财路(19)

小毛头将我引到赵总的办公室,大款的气息扑面而来。单“行头”就足以让人却步。(赵总也是湖南‘宝庆’人、也是3年后埋骨无水之地的其中一位)。           当我提到现金、满街跑、请再让让时。他将小毛头、副总露出的底牌都想

连载:穷孩子冷暖发财路(18)

我当时很好奇,一连问了十多个为什么,我就不信我从1----100我都数不清。韦姐告诉我,笨蛋。一动几十万。1打才1000块,你2万股就是30多万。你知道有多少打了。你数得过来吗?你用多少时间去数?我带了“卡尺”。可“卡尺”量,也不绝对的准。旧

声明:《连载:穷孩子冷暖发财路(17)》为网友斩碎星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