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繁荣与衰退间的应变:成长》
这个版本的故事经过高度压缩到这样,漏掉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美国和其他国家经历了第一个历时8年的萧条,从总体上看是短暂和温和的。这个萧条结束以后,舞台上演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强劲的牛市,到20世纪90年代末,又兴起了一场最大的公司并购浪潮——这是在房地产泡沫之前,关于所有这些新获得的资金如何有力地刺激市场的第一个预兆。世界经济也反复交错,出现了墨西哥、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和亚洲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崩溃,随之是2001年的短暂萧条。总而言之,在储蓄过剩开始出现和席卷全球后的大约10年时间里,世界经济从没到达极乐世界,有些时候的有些事甚至总是错的。 但现在所有不利的因素都一起浮上水面。资本的过剩加速了中国、印度的超速增长,其他储蓄型经济又向世界释放出更多的新资金。同时,全球资本市场不断提高的效率意味着这数万亿美元一天24小时被不停地指向具有最高使用回报的地方。每一美元资金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高效。经济的变化比以前更多地以信息为基础,较少基于有形资产——这意味着比起以前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现在只需用少得多的资金就可以创造出财富。

结果就是世界从没见过这么多的资金寻找归属——当所有东西都很丰富的时候其价格就会变得便宜。利率很低而且在下降,特别是格林斯潘以较低的短期利率刺激2001年萧条后的经济——虽然正如他常常指出的,他没有调节大部分是与抵押情况相关的长期利率。那些利率更多地受全球资金供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