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萧条时代与民众幸福生活保卫战:大失业》
眼泪往往是不听话的。到了那时,我们只能从一间办公室走到下一间,藏着眼泪,在一份份文件上签名。也许留下的同事们在同情地望着我们,他们也仿佛为我们心碎。 也许我们剩下的只有一份不屈的决心:到这个城市或者一个新的城市中,去找到一份新工作。不管怎么,我们都有带着尊严去寻找工作,同时,也为了找回更多的尊严。 这时,我们会记起法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帕斯卡(Pascal,1623-1662)的警句:"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他的全部尊严来自于思想。" 是的,该发挥我们的思想了!到了该多进行一些思考的时候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我们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失业?而失业这个灾难,当然不仅仅是别人的事,某一天,它也许会落到我们头上。 如何才能准确预判,我们是不是被列入下一批裁员名单?如何才能早有准备,找到好工作,稳坐职场,决不失业?如果真的失业了,该怎么渡过这段时光?该如何把不幸转变为机会?我们该为自己多考虑一些了…… 中国,不能回避的现实 在世界范围内,每次经济危机,往往是以前所积累的矛盾的总爆发,是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生产过剩和低工资,每8~10年就发生一次生产过剩型的经济危机,大量资本家破产自杀,工人失业,经济滑坡,经济发展速度受消费增长的限制,发展缓慢。 也正因如此,早期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不是高速的。有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经过近一百多年的发展,但到1820年,发展速度仍明显低于中国。中国到1820年,GDP仍然占世界的32%,大于所有西方国家,包括欧洲和美俄日之和。即便受到战乱和国外的侵略掠夺,经济发展缓慢,但到1890年,中国的GDP还和美国相近。 西方国家的高速发展,其实始自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FranklinRoosevelt;1882~1945)实施"新政"(NewDeal)之后。当时,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提高有效需求和民众的消费能力,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带来的失业问题。据此,美国总统罗斯福把大量国家财政投资于公共设施建议,吸纳失业人员就业,并制定最低工资制度和建立社会保障系统,提高消费能力,应付当时的经济危机。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凯恩斯主义",以国家的政策干涉刺激经济发展。同时,在新技术革命的助推之下,西方国家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不仅经济增长迅速,生产效率大增,而且劳动者福利优厚,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