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4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8437540173.jpeg)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本章小结 虽然使用快速武器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近代初期的武器技术表明,速度并没有广泛存在于军事领域,也仅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某些领域才可以看到速度的身影。直到18世纪初期这种情况才有了巨大的转变,速度逐渐开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4章 工厂时代:快速机器的使用 近代初期,远途贸易商人依然是最推崇速度的人群。教会在宗教改革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允许教民在一定条件下遵从商人的观点。虽然宗教改革后神学家和神父们也开始更多地谈及时间,但他们的目的是教人们如何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一天。他们要求人们充分利用时间努力工作,不能无所事事,还教育基督教徒和新教徒“懒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路德总是强烈谴责那些不学无术的贵族,而称赞辛劳工作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他认为工作时就是在对上帝进行礼拜。虽然这种思想无形中延长了人们的劳动时间,但是并没有加快劳动的速度。按照路德的理论,人们对工作时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即从一天工作开始到工作结束,其中必须扣除喝酒、玩耍和聊天的时间,人们要工作到太阳落山。在当时的社会中人们认为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反对浪费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文章抨击社会中的懒惰现象,他们认为必须谴责那些因贪睡而迟到的人。阿尔伯蒂纳斯(Aegidius Albertinus)曾经主管宣传社会美德的工作,1617年,他愤怒地说道:“有些人整天就是偷懒睡觉,每天他们的睡眠时间都超过七八个小时,原本用来工作的时间在他们的黄粱梦中匆匆逝去。”1889年,约翰内斯?马特休斯(Johannes Mathesius)在他的书中也有过类似的描述:“魔鬼并没有迫使人们劳动当时社会中一些懒惰的仆人认为魔鬼逼迫人类从事劳动。,而是懒惰的人逼迫别人去劳动。”英国的神父则更加卖力,他们教育人们在处理一些日常小事时也要节省时间,这样才能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1726年英国人乔纳森?斯威尔夫特出于对懒惰的不满,义愤填膺地写下了著名的《格列佛游记》,在书中格列佛不断向小人们建议应该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整个小人国认为格列佛就是上帝,他就是小人国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