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3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84446954801.jpeg)
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后来又发明了弩,它的击发点更靠下,准确度更高,而且弩还可以节省士兵的力气。弩大多应用于防守,尤其多用于防御工事。它的威力更加强大,一般四米长的弩射程可达400米。 这些常规武器的问世标志着速度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尤其是火器的问世更加凸现速度的重要。火器不再依靠人类或动物的力量产生速度,化学反应是火器的力量源泉,然后再把这些能量转化为速度。14世纪,意大利、英国、法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先后研制出了火药,后来人们用火药作为推动子弹的动力,自此人类战争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军事专家通过进一步研究,配置出了威力更强大的火药,它可以产生更大的推力,让子弹的速度变得更快。这样进攻的一方占有很大优势,防守方只能迅速躲开或者马上寻找掩护。 后来人们又研制出第一批大型火炮,这种新型火炮用直径最大为30厘米的石球当子弹。为了攻陷君士坦丁堡,匈牙利武器专家乌尔班(Urban)为苏丹?默罕默德二世研制出了大型火炮,这种大型火炮的炮筒是由青铜浇铸而成,炮筒长8米,炮膛内径为81厘米。15世纪初发明的斯泰尔火炮也可以使用直径为80厘米的石块当子弹,它可以把重达690公斤的石块以每秒160米的速度发射出去。最初被用来摧毁城墙,但是由于太重,搬运、摆放和调试费时费力,这些重型大炮每天只能发射两到三次。另外石球表面和炮膛的内壁都凹凸不平,会导致摩擦力的产生,不但浪费了大量火药,还会减慢石球的速度,在发射之前炮兵必须用麻布和泥巴把炮膛堵实,而且必须等炮膛晾干后才能发射。即使在中世纪也无法接受这种慢慢悠悠的速度,于是军人们便给这些新式武器起一些绰号来嘲笑它们,例如懒汉大炮或者懒蛋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