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商品运输速度的加快 由于加速现象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必须加快商品运输速度和信息传递速度。从中世纪到近代,欧洲大陆远途贸易的发源地通常都是交通便利的地方,例如毗邻大海或大河的地方。人们马上就能联想到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城市是地中海西部最佳的贸易城市。人们还会联想到汉萨同盟港口城市汉堡、什切青(Stettin)、但泽和吕贝克,或是内陆城市科隆、马格德堡和里昂。 中世纪时路况糟糕,陆路交通缓慢,为了提高运输速度,人们往往会选择水路,其中海运的速度最快。欧洲大陆内部的河流在工业社会以前就一直充当着“快速公路”的角色。如果选择陆路,那必须少带行李,还得借助马匹,才能较快到达目的地。陆地上最快的运输速度是每天5~7英里,海上的运输速度则可以达到每天18~20海里,直航时速度甚至可以高达24~32海里。
![第20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2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84836347762.jpeg)
自中世纪以来,商人们逐步意识到了时间的经济效益,因此他们坚决要求加快货物的运输速度。如果运输工具落后,交通状况糟糕,就会给商人造成损失。于是商人们要求船厂生产更快的船只,要求商业城市改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快速转运货物。 越来越多的商人选择海运,海运货物的数量迅速增长,海运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港口深度不够,大船必须在抛锚前把货物转移到小船上。单桅帆船由于吃水较深,只能长期滞留在港口,等待适合的天气才能出发。大型轮船往往只能被临时用来卸货或者帮助其他货船靠岸。鉴于上述原因,吕贝克港口的单桅帆船一年只能出航两次前往弗兰德,或者出海一次然后返航。因此中世纪晚期和近代初期快速的小型船是商人们的首选。中世纪晚期的造船厂对原有的轮船设计进行了改进,近代初期又研究出了大型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