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交易所需的金钱数量也越来越大。货物装船后,商人往往不会立刻用现金付清货款,除安全因素外,主要是因为货币的重量过大,不可能把所需的钱全部带在身上。12世纪以来,商人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创造出一种新的支付工具来代替现金交易。他们在展会现场设立了清算点,尝试使用汇票来代替现金进行交易。随着汇票的问世,时间开始在商业领域发挥作用:清算日往往在展会结束后,这样人们就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付款。此外,从开出汇票到付款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人们必须把现金搬运到指定地点,因此这种支付形式也算是一种短期的信贷。

货主们很快发现,商人付款之前他们根本无法使用这笔钱,因此他们开始索要额外的金钱来弥补自身的损失。但是这种做法有违基督教禁止索要利息的教义,基督教认为:索要利息是偷窃财产。到了12世纪时,基督教认为,索要利息不但偷窃了财产,而且还偷窃了时间。 尽管领主和城里的市民一直很缺钱,但是他们还是想方设法尽量避免与基督教的规定发生冲突。实际上债主们一直声称:“债务人需要补偿债主们的损失。”这说明债主的损失必须用金钱来弥补。1515年教会采纳了佛罗伦萨主教安托宁(Antonin)的见解,他认为信贷代表债主参与公司的经营,信贷会给公司带来盈利而不是损失。此外人们还尽量缩短还贷的期限,如果超过期限,必须缴纳合同中规定的违约金,这是利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者在放贷时双方在借据上注明的钱数比实际数字大,换句话说,利息是手续费或者是慰劳债主的辛苦钱。只要双方在合同中声明,利息是朋友间赠送的小礼物,就会万无一失。因此大家纷纷效仿,放贷时会直截了当地索要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