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快和慢一举兼得: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
农庄里的时间观 整个中世纪和新时代初期,人们的时间观和大自然紧密相连。人们根据劳作的要求提出星期和四季的概念,它们与日出、日落及宗教节日一样对人们的时间观有着重大影响。大自然不但影响人类的生活节奏,而且也影响了动植物的生活节奏。大自然向人类发号施令,人类必须遵从。 那时,人们不用具体的数字和刻度来划分时间,时间的概念也相对模糊,而且当时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不需要精确的计时。人们习惯用“太阳下山”、“入夜”、“第一声鸡叫”等说法来描述时间。18世纪的钟表依然不够精准,“分钟”的概念也很模糊。人们约定时间时,总是说某一段时间而不是一个时间点。同样,人们使用的一些表达方式如“傍晚时分”或“太阳下山”也不够精确。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用时间概念来描述距离和工作,比如一天的路程或一天的活计。显然,上述的描述也不够精确,但这种使用自然时间来描述的方法在当时就足够了。人们还依据相关的农活来划分时间,比如收割黑麦的季节、收胡萝卜的季节等。农业社会中人类遵从大自然,并以它为依据划分时间,却不敢自居是时间的主人。
![第4节: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快(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385187477144.jpeg)
除了自然,宗教也会影响人类的时间观。宗教往往通过祭祀仪式影响人类对时间的划分。犹太教和基督教以七天为一周的做法显然与自然现象毫无关系,它仅仅是宗教的强行要求。每个周末都有特殊的一天——星期天,人们可以休息,享受宁静,摆脱压力,回到安逸缓慢的生活状态。除此以外,圣诞节、复活节、棕榈星期天等宗教节日在天主教国家具有文化意义。从宗教事物中,人们也引出了新的时间单位,比如祈祷一次的时间或者转动手中玫瑰花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