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风采:农民也能成就千万富豪yc



吴宝华,浙江金华人,目前在深圳创业,主营塑胶生产经营,厂房面积1万平米,员工300多人,资产规模3000多万,一个从零起步的农民创业者,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资产达到现在的规模,用了十年的时间,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用打工打造基础

    吴宝华是从90年代去深圳打工的,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农民,既没有技术也没有专业知识,在深圳的日子过的并不好,赚钱异常艰难。他打工的创业是生产经营塑料产品的,这种产品的生产方法比较简单,往往只要通过专用的粒料,通过专用设备的加工,就能生产出想要的产品,而且很容易程序化,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特别是民用产品尤其是。一个农民又没有文化,要想能够让人喜欢自己,唯一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更多的技术,勤劳苦干,农民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不怕苦,不怕累,对于力气从不吝啬,打工的日子也渐渐好转,工资收入慢慢提升,人气也在迅速地提高,在深圳的打工的日子里,他积累更多的是能够交心的朋友,尽管这些朋友对于他以后的事业帮助并不大,可他依然如故。

    初涉商场 出师不利

    1998年的时候,尽管吴宝华在深圳打工的时间已经三年了,从中也积累了一引动塑料加工方面的技术和知识,也认识了一些同行的朋友,于是就想到自己做点塑料小产品的加工。因为周围的企业很多,同时自己的为人已经得到不少朋友的认可,生意应该能够做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他只购买了一台小型的注塑设备,以配套生产为主。第一单子接下来以后,加工额只有2万元,由于购买的设备是旧的,性能上已经不是很好,当生产的时候,无论如何也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来,原因是原料的塑化温度无法平衡控制,生产出来的产品损耗很高,所以完成单子以后,一算还亏了2000元。

    持续经营 终有收获

    第一次亏了以后,吴宝华就想了一些办法,邀请了一些帮忙,对这台设备进行了改进,对于温度控制方面确保了生产的稳定。当第二个单子的生产有了以后,已经比较稳定了,产品合格率大提高,损耗报废少了,自然也就有了利润。尽管小打小闹,尽管比打工的生活更苦更累,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从中体验到了创业的快乐,心想自己是一个农民,能够搞工业,想想自己真的很了不起,相信自己能够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和朋友聚会的时候,不管是花了多少钱,不管是朋友喜欢去玩什么,他第一要做的就是付饭钱,去买单,绝不会让别人来为自己花钱。在当时的他可以说口袋里的钱有今天也放就没有明天,可他依然坚持。就这样,朋友的积累让他的生意越来越好。

 浙商风采:农民也能成就千万富豪yc
    长相憨厚 让人信任有加

    吴宝华,地地道道的农民模样,人的外表,没有城市人的气派,活脱的一个农民的样子,加上穿衣很随便,外人看来,他只是一个打工者,并没有现在的人那样,有了钱非名牌不穿,非高档酒店不吃,非高档宾馆不住的那种坏习惯,在他眼里,赚钱是为了家人的快乐,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不再像过去那样,总是在为生活奔波。也是外表的形象,让他在生意上的合作伙伴的信任度越来越高,创业者有了别人的信任,创业还会难吗?

    大胆投资 成就梦想

    创业的过程就是深入了解的过程,当这个过程达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就会自然地喷发出一种能量。当吴宝华在塑胶行业摸爬滚打七年的时候,他看到了塑胶行业会有一个调整的发展的时期,这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大大小小的生产设备二十多台,资产规模达到了近八百万。他毅然决定自己生产塑胶原料,让自己的产品的原料不再依靠对外采购,而且整个过程的投资技术自己都能解决。于是迅速购买设备,采购原料上了一条塑胶原料生产线,这样既保证了自己的原料供给,也让利润大大提高。当石油的价格一路攀升的时候,他又筹资金大量塑料树脂原料,一来可以低价采购原料,二来也可以争取更多的客户,三来自己也会有更多的主动权,就在2007年一年的利润就达到了千万。

    现在的吴宝华已经开始注意多元化投资,特别是比较关注房地产方面,自己有了钱以后,已经在多个城市购买自己的房产。尽管这样,他还是不会放弃自己的主营业务,塑胶企业仍然在扩大,经营还在继续,相信未来的他,一定会更加成功,在这里祝愿吴宝华的未来更加辉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9680.html

更多阅读

方进鑫:卖红苕尖也能成百万富翁

“行行出状元”这句话不假,这不,卖红苕尖也能成就百万家产。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今天将播出《普通的菜特殊地卖》,讲述我市璧山红苕种植户方进鑫卖红苕尖致富的故事。   4万元开始发家路  2004年前后,方进鑫投资4万多元,租了30

张民刚:盒饭生意也能成就百万富翁

投资建议放长线钓大鱼小生意也能做成大买卖一份盒饭仅赚5毛钱,一天能卖三四千份。从推车卖盒饭起家,逐步将一个十余平米的小店盘成汉正街人气最旺的大酒楼。昔日的小老板摇身成了百万富翁。生意失败“逃离”汉正街悟出商机重

浙商资本:要不要继续“炒”下去?

11月19日 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近几年来,浙商尤其是温商资本往往与“炒”字分不开。炒金炒煤炒矿产、炒房炒棉炒石油,这些资本在全

浙商样本:他们为什么能赢

浙商,中国最为草根的民间商业力量,在这场严峻的考验中,将危机看作是一次洗牌胜出的机遇。温州的奥康集团根据气候特点开发新产品,“像卖水果一样卖鞋”,同时打造网络商城;杭州的风电企业浙江运达则凭借雄厚的自主创新力,屡屡获得国内外大

吴宝华:农民也能成就千万富豪

吴宝华,浙江金华人,目前在深圳创业,主营塑胶生产经营,厂房面积1万平米,员工300多人,资产规模3000多万,一个从零起步的农民创业者,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资产达到现在的规模,用了十年的时间,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用打

声明:《浙商风采:农民也能成就千万富豪yc》为网友一曲爱恨情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