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 当年我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1999年因为我的外贸笋厂倒闭,欠了大量外债,正在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

    当时我们当地已有许多生产竹制工艺品的厂家,经一位好心人的指点,我得知山东青岛某外贸公司对竹鞭工艺品的需求挺大。

    尽管当时我手头只有借来的800元现金,但生存的压力迫使我迅速作出决定:北上青岛。

 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 当年我是如何走出困境的
    到了那家外贸公司的门口,门卫不让进,经过软磨硬泡,终于打动了门卫,并亲自带我去见了张总。

    张总仔细看了我带的样品,并经过详聊,我的真诚打动了他。他第二天就与我签订了一笔价值6万余元的竹鞭圆圈合同。

    到了青岛长途汽车站,我口袋只剩100多元钱了,司机不让上车,实在没办法,我只有拿手表作抵押,并许诺到了湖州一定借钱还车款,我这才到了湖州。

    回到安吉后,我马上组织生产,严把质量关,在规定时间内生产完全部产品,自己亲自送货到青岛,质量验收全部合格后结清了全部货款。就这样我们成了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一直到现在。

    虽然这些年来和我们合作的公司有很多,但直到今天我仍然对张总当年的知遇之恩充满感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9918.html

更多阅读

中日近代冲突 近代中日关系

1896年1月1日 台湾抗日武装民众袭击台北日本侵略军,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台北至淡水一线被民众收复。4月25日 《马关条约》签订后,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消息传到台湾。台北市民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并鸣锣击鼓,抗议清政府出卖台湾,联合发出

刘江永:钓鱼岛争议与中日关系面临的挑战

内容提要: 2012 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 40 周年,两国关系非但没有改善,反而由于日本政府 “购买”钓鱼岛而急剧恶化。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已成为中日关系面临的最大问题。中日关系正处在新的历史十字路口,出现“政冷经凉”趋势,面临相当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历史背景 钓鱼岛问题与中日关系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中日并不存在所谓的“钓鱼岛问题”。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日本方

声明:《中日关系如何走出困境 当年我是如何走出困境的》为网友感情超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