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害羞心理学(35)

 第35节:害羞心理学(35)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四岁那年,在我学习与人交流时留下了创伤性的经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屋里有微弱的灯光,我和妈妈准备外出。我不记得当时想对妈妈说什么了,但要说的话对我很重要,而妈妈根本不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件事情发生过。我很努力地想要告诉妈妈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不是很明确,好像有一些抽象性,因为儿童匮乏的词汇表达很难让妈妈明白我的意思。我试了不同的方式表达,妈妈也竭力想明白我的意思。最后,经过五分钟的僵持,妈妈突然大笑了起来!当时我就伤心地哭了,感觉很不舒服。我想说的欲望一下子就全部没有了!很多年来,我对妈妈、对大人们和自己的感觉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我认为自己很失败、可笑、无能,而且愚蠢。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成人普遍持有的态度和观点一直告诉我:“孩子的话不可信,他们不懂表达”,“事情总比人重要”。这种信息非常强烈而且明确告诉我:你什么事也做不好。我过早地学会了恐惧和不信任。

  无能感同样也可能是后天得到的,它可能使你获得你想要的关注。就像班里经常和老师犯难,搅乱课堂的“小丑”也许会被同学嘲笑,被父母训斥或被老师体罚,但他却受到每个人的关注。社会认知是最有力的强化剂,人们往往通过最大的努力却只获得一点点的认同。我们中的某些人学会了大声说话,其他人学会了低声抱怨;一些人通过在足球场上跑错位来获得关注,一些人通过“生病”得到照顾;有人通过登机时有意绊倒而获得关注。

  犹太教传统里隐藏着很多嘲笑无能者的趣事。比如有人把汤溅出来、坐错飞机、把车钥匙锁在卡车里,他们通过这些而受到关注。那些生来倒霉的人却因为能力低而成为牺牲品。他们因为把汤沾在裙兜上、上飞机时绊倒、必须在凌晨两点用备用钥匙开门而受到嘲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0267.html

更多阅读

第48节:害羞心理学(48)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另一个判断出生顺序和孩子受欢迎程度关系的方法是看后出生者在权力上的劣势。后出生的孩子会掌握更多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例如协商、说服、妥协等),因为他们不能拥有像哥哥或姐姐所

第46节:害羞心理学(46)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害羞孩子的自我印象  害羞孩子的自我印象实在是太差了,男孩们感觉他们自己太高、太胖、太差、太丑、不够强壮,并且比起其他外向的孩子缺少吸引力。女孩们也差不多,她们认为自己太

第45节:害羞心理学(45)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就像一个年长的女士所说的那样,害羞的产生也有可能是由于孩子所处的整个环境。  “在我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我在天主教学校中长大成人。在学校里,那些修女对我很好,我像爱自己

第44节:害羞心理学(44)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但是,我们也损失了一些东西。如果可以直接拨号的话,我们就不再需要依赖和信任他人了,甚至不用向别人需求帮助,这也就意味着人际交往的减少。西尔维娅不需要和孩子们交谈,诺曼也不需要

第43节:害羞心理学(43)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当今,美国家庭平均成员都少于3人。我们不仅存在于一个陌生人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孤独感的陌生人的国度。  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容易变得害羞,简单的人际交往变得

声明:《第35节:害羞心理学(35)》为网友眼里酿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