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害羞心理学(6)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当回顾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害羞的科学研究方法,令人惊奇的是:几乎没有什么研究是有价值的。对于害羞的研究都是关于人格特质的,例如困窘、爱面子、怯场、演讲障碍等,却没有对害羞的心理动力做出直接和系统的研究。我们需要了解害羞心理对害羞的人们有怎样的影响,对他们的遭遇有着怎样的影响,对社会大众又有怎样的影响。头脑中有了这些主题,我们的小组便准备了一些问卷,去调查大家是否有过害羞,询问与害羞有关的想法、感觉、行为以及生理特征。我们也尝试探索可能产生害羞的人和他们所处环境的类型。最初参与调查的有近400名学生,我们对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做了认真的修订。

  现在,有将近5 000人填写了关于害羞的调查问卷,然后我们对其真实的信息进行了汇总。我们的研究小组同时也做了上百次的深度调查,并在各种场合下对害羞和不害羞的人们进行观察。为了研究害羞与其他反应的特殊关系,我们也在实验室情境下进行了控制实验。而与一些父母和老师进行的探讨,也填补了我们关于害羞复杂性知识方面的空白。

 第6节:害羞心理学(6)
  在我的研究中,大部分数据来自美国的大学生。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拓展研究范围,希望涉及非大学生人群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比如海军新兵、商人、肥胖的临床患者、遭遇害羞者以及来自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远在国外的同道者也为我们提供了来自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夏威夷、莫斯科、印度、德国和以色列的关于害羞的研究信息。

  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多数人都想知道怎样才能克服他们自己的害羞。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的技术,我们在斯坦福大学设立了害羞咨询中心,并在中心进行了各种可能对害羞人群有所帮助的实验。通过咨询中心,我们希望帮助人们克服他们的害羞问题,并了解更多关于这个普遍问题的特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0296.html

更多阅读

第48节:害羞心理学(48)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另一个判断出生顺序和孩子受欢迎程度关系的方法是看后出生者在权力上的劣势。后出生的孩子会掌握更多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例如协商、说服、妥协等),因为他们不能拥有像哥哥或姐姐所

第46节:害羞心理学(46)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害羞孩子的自我印象  害羞孩子的自我印象实在是太差了,男孩们感觉他们自己太高、太胖、太差、太丑、不够强壮,并且比起其他外向的孩子缺少吸引力。女孩们也差不多,她们认为自己太

第45节:害羞心理学(45)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就像一个年长的女士所说的那样,害羞的产生也有可能是由于孩子所处的整个环境。  “在我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我在天主教学校中长大成人。在学校里,那些修女对我很好,我像爱自己

第44节:害羞心理学(44)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但是,我们也损失了一些东西。如果可以直接拨号的话,我们就不再需要依赖和信任他人了,甚至不用向别人需求帮助,这也就意味着人际交往的减少。西尔维娅不需要和孩子们交谈,诺曼也不需要

第43节:害羞心理学(43)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当今,美国家庭平均成员都少于3人。我们不仅存在于一个陌生人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孤独感的陌生人的国度。  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容易变得害羞,简单的人际交往变得

声明:《第6节:害羞心理学(6)》为网友谢了荼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