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顶级证券分析师把脉投资:财富预言》
核电设备国产化是必经之路 中国75%的电力来自于火力发电,仅有2.2%来自于核能,远远低于全球15%的总体水平。这主要与我国廉价的煤炭资源有关,随着环保压力的加大、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国核能发展空间巨大。
![第48节:电力设备:低碳经济革命(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11857567649.jpeg)
截至2009年6月,中国正在运行的核反应堆有11个,总计达到8587MW。与巨大的国内装机容量相比,核电规模显得微乎其微,仅占总装机的1%。 从目前国内核电建设和规划来看,核电行业正面临新一轮发展高潮。目前有14个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达到14.28GW,另外还有35个项目将要开工,两部分合计达到51.72GW,约为目前装机容量的6倍。这些项目基本在2011~2016年开始投入运营。 除了在建项目外,其他提议和计划中的核电机组达到80个,合计装机容量为72GW。我们预计2020年我国可以达到80GW的核电装机容量,2030年将达到130~160GW,行业发展的空间巨大。假设到2020年,我国核电实现的总装机容量超过80GW,2010~2020年的新增装机将近70GW,按照12500元/kW的造价,整个核电市场的空间为8750亿元,年均800亿元,行业的前景非常可观,核电设备厂商将获益行业增长。 核电设备主要分为核岛、常规岛和辅助设备。核电成本中核电设备占到50%左右,核岛、常规岛分别占据设备成本的46%和31%。按照2020年80GW的总装机容量计算,2010~2020年核电设备需求将达到4500亿元,年均将达到400亿元的市场需求。其中核岛设备年均需求为190亿元、常规岛年均需求为130亿元。市场容量较大的包括核岛设备中的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反应堆冷却剂泵和阀门;常规岛设备的汽轮机和发电机。 目前核电设备中的核岛、常规岛设备基本为国内三大设备厂商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动力所把持。在核岛设备领域,东方电气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在核岛主要设备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上分别占到23%、35%和32%的市场份额;上海电气在蒸汽发生器和堆内构件/控制棒的市场份额较大,占到21%和85%;哈动力在稳压器设备上占据27%的市场。在常规岛设备上,东方电气优势明显,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市场占有率均达到58%。 从在建电站的国产化程度看,国内核电设备在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领域的国产化率水平都已达到70%以上。但在大型铸锻件及关键原材料、主循环泵和核级泵、核安全级阀门以及焊接工艺上的国产化率水平非常低。 大型铸锻件设备占的比重非常大,价格昂贵,目前国内的上重、一重拥有大型油压机;国内的核级泵和关键泵基本全部依赖进口,技术攻关显得尤为重要;阀门是核岛、常规岛设备需求数量非常大的部件,中核科技成功试制,除此之外,国内生产的阀门大多是低端的常规岛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