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顶级证券分析师把脉投资:财富预言》
紧缩预期年底 当然,银行股的估值与流动性环境密切相关,这在短期内是否会改变呢?我们认为,短期流动性基础转变存在压力: 对于国内,出口与房地产是目前解放经济复苏的两翼,出口取决于海外经济恢复与消费增长,房地产成了必然选择,而流动性是稳定房地产价格、提高房地产投资的基础。因此,短期内流动真正改变的基础尚不具备。 对于美国,美国经济复苏刚开始,虽然在去库存化和退税带动的消费刺激下,美国初现恢复状况,但主要投资、消费信贷等关键指标尚未看到。美国经济以居民消费为核心的"去杠杆化"长期趋势和储蓄率的持续攀升导致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脆弱,在新增增长点显现之前,美联储难以有实质收缩流动性。 由于全球央行大量注入流动性,通胀预期成了影响流动性收缩进程的因素。温和的通胀预期推动市场"再通胀"过程,从而有助于经济复苏。在中美经济复苏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又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通胀预期升温。市场所隐含的未来5~10年的通胀预期已经恢复到雷曼破产前的较高水平。 但是,通胀预期很大程度上由美元贬值预期决定。考虑到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PPI理论上较难向CPI传导。但通胀预期可以影响消费者与投资者行为,从而对真正通胀产生正向作用。总体上,通胀预期在十几年以来一直较为稳定,包括2008年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扬对5~10年期的通胀预期也没有产生太高推动作用,因此,要通胀预期大幅上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国金宏观组初步认为,流动性紧缩的预期可能在2009年年底才发生。从美国看,2008年初开始创立的各种短期流动性机制将在2009年年底自动结束,美联储将不会延长这些机制,这些可视为收紧的第一步。 收益率超预期 我们认为,当前流动性水平需要维持,利率政策就会不变,在此情况下,银行收益率将会出现反弹,从而提升息差水平。 但收益率能否提升取决于银行资金面与通胀预期,只有它们改变,才能使市场对债券趋势预期产生变化,才能带动集体性需求减弱,从而带动债券收益率上升。 关于通胀预期,进入第四季度末,CPI有转为正值的可能。但通常债券市场会提前反应,因此存在通胀预期上升推动债券收益率上行的可能。
![第24节:金融行业:看多中国银行股(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12072582065.jpeg)
关于银行间资金宽裕程度,我们认为,整体上,下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依然是较为充裕的状况,因此收益率上升存在一定的障碍,如同上半年,经济复苏以及通胀预期提升也没有带来收益率的提升。 综合而言,短期内流动性依然充裕,供给冲击没有显现,因此收益率确实难以显著改善。但进入第四季度,由于债券市场对"CPI由负转正"以及"回收流动性"预期的提前反应,收益率可能出现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