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解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大滞胀》
通货膨胀也是一种经济疾病,一种危险甚至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时控制通货膨胀,它可能摧毁整个社会。人类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生在俄国和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在一个国家里为共产主义奠定了基础,而在另一个国家里,却为纳粹主义奠定了基础。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加速了蒋介国民党石政府的倒台。 3. 20世纪50年代的巴西,通货膨胀率达到大约100%,由此催生政变,产生了军人政府。 4. 而与巴西同属拉美国家的智利和阿根廷,遭受到比巴西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分别导致1973年智利阿连德政府的倒台和1976年阿根廷庇隆政府的倒台,两国最后都由军人接管了政权。 …… 经过无数次灾难,付出过无数种代价,也尝试过无数种治理措施,然而,时至今日,"钱为什么突然变得不值钱了"依然是个难解的迷局,而且这个迷局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也变得越来越云山雾罩,迷雾重重。 应该说通货膨胀不是纸币的产物,因为铸币时代就有通货膨胀。然而,当人类进入纸币时代,通货膨胀的现象却愈发频繁,这又似乎说明,印钞机是通货膨胀的根源。 通货膨胀与社会制度也无太大的关联。中国自解放后直到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没有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并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现象。前南斯拉夫,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通货膨胀率在同时期的欧洲国家当中可属最高。而当时的瑞士,一个资本主义的堡垒,其通货膨胀率却是欧洲最低。而同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却在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也正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普遍发生大滞胀的时期,政府官员曾经为通货膨胀找出了种种理由--贪得无厌的企业家、得寸进尺的工会、挥霍浪费的消费者、提高了石油价格的阿拉伯酋长、造成减产的恶劣气候,等等。然而,所有因素都可以导致使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但它们不会造成物价的普遍上涨;它们可以造成通货膨胀率的一时涨落,但它们不会造成持续的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是,这些被指控的"罪犯"中没有哪一个拥有印钞机,能印出那些装在人们口袋里、被称为"金钱"、用来购买各种幸福和享受的纸片。 基于这方面的研究,在"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看来,通货膨胀好比赛跑,看谁最先拿到新钱。而在这过程中,与政治权力密切相关的利益集团往往获利最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货膨胀表面上创造了经济的繁荣,但实际上则损害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同时,通货膨胀不仅改变了整个市场的经济预期,也成了掠夺广大民众财富的重要工具。不同的利益集团常常会以不同的金融管制方式,不完全地攫取和掠夺他人的利益,从而造成整个国际金融市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利益不平衡,而这种利益不平衡,正是国际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与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 显而易见的是,当人类进入纸币时代之后,通货膨胀的这种"财富转移"的特性,将体现得更加激烈,也更加扑朔迷离。其中有无数令人心酸和离奇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掘其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