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研究80后
当盖茨50岁,杨致远40岁,陈天桥30岁时,一些80后财富新贵正在集体浮出水面,他们叛逆,但并不远离现实,他们身上有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与老练,以别人想不到的方式迅速崛起,带领着数十、上百人的团队,拥有着千万甚至过亿的创业财富。在这个商业时代,他们正借助资本的力量,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向着真正的企业家地位迈进。
点评嘉宾: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赵红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宁向东 财富新贵团队: 泡泡网CEO 李想 泰科集团总裁 刘琦开 Majoy总裁 茅侃侃 康盛创想总裁 戴志康 电影导演兼网站总裁 程亮 80后财富新贵 具有不可救药的自信甚至有点狂? 嘉宾观点: 俞敏洪(新东方学校校长):我觉得这两个说法都不恰当,80后简单地说,应该是最没有传统负担的一代。 沈 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我觉得首先青春无罪,狂妄也无罪,因为有的时候“狂”字代表了一种激情,代表了一种对成功、对梦想无可救药的激情。 黄金星(江西理科状元): 我自己也算80后的,所以接触这个人群比较多,我觉得80后有很狂的,也有非常成熟的。 新贵自我剖析: 李 想:做得好的情况下就是自信,做不好的情况下就是狂。 刘琦开:借用新东方俞校长说过的一句话,你必须相信自己,别人才能相信你。所以自信是必备的,至于狂嘛,那看怎么做事。 茅侃侃:我觉得谁都年轻过,谁都狂过,这个岁数可能就这样。可能说话大大咧咧,嘴里没有把门的,让人误以为你什么都无所谓,不知天高地厚。戴志康:我觉得作为年轻人,可以外表沉稳内心狂野,两种状态同时存在。就像我们做互联网行业,每个人都在吹泡泡,把事业逐渐吹成一个大泡泡。
程 亮:我觉得我不是很狂,第一是狂不起来,第二是只有需要自我保护的时候,才特地狂一点,因为像我这个年纪做电影也好,互联网也好,很多人会不相信,所以有时候必须假装狂一点。 80后成功与教育程度不相关? 数据显示,因为跳入商海的时间较早,所以80后的财富新贵有一个惊人的相似,学历不高。李想高中生,茅侃侃初中毕业,高中只上了一年。戴志康虽然有大学学历和学位证,但其中也颇费周折,本来肄业的他,因为新闻媒体大力报道了他的创业之路,最终才被学校认可允许毕业。 俞敏洪:不管是侃侃还是李想,我相信他们自己做事业的过程中间,一定在不断地加强学习。学习互联网的专业知识,向别的公司学习,向成功的企业家学习。虽然学位跟他们的成功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相信他们的教育程度和自我教育程度,跟他们的成功一定有关系。 沈 冰:相关。我认为教育在每个人的成功道路上,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客观地说,能够在自己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有很好的机遇创业,并且能够在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成为财富新贵,这样的人不是非常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不能最后成功,取决于很多的因素,但不能把教育的力量全部否定。 我认可的教育是概念本身,并不特指某一种教育,而且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黄金星:我在清华待了六年,比较有感触。我的周围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硕士生、博士生比比皆是,但他们出去找工作也很困难,原来有一句话叫“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其实现在还是存在这个情况。 茅侃侃:虽然学历很惨,但我一直坚决拥护那些中产人士,他们受过良好的系统化的高等教育,比没有受过系统化教育的人生存能力强很多。戴志康:有句话我非常认同,“不怕你在学校里不上课,就怕你在社会上不读书。”因为我父母、外公外婆都是老学究,他们给我规划好的路线是,上学-出国-回来打工—自己创业—养老,所以我在大学的时候就报了新东方的课程,结果,回自己学校上课很不习惯,节奏太慢,我就不太想去学校了。我跟我爸妈说,一年后我要成为这个领域技术上最牛的人,果然一年后我赚了十几万块钱,代价是功课全部挂掉了。 李 想:我觉得家庭教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在每月的头一天给我当月的零花钱,如果第一天全花光了,剩下的29天就只有看着别的小朋友吃雪糕的份,或者我也可以把钱攒起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高中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去赚钱了,对后来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刘琦开:比起李想的父母,我爸爸更绝,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把家里所有的收入都给我,让我负责全家的所有开支,柴米油盐酱醋茶,我的学费等等其他的一切。 嘉宾点评: 赵 红:在美国很多媒体把80后形容为垮掉的一代,甚至和嬉皮文化相提并论。但我发现中国的商界比较有趣,特别是在互联网界,有一批80后集体浮出了水面,和他们上一辈相比,他们没有经过太多苦难的浸泡,也没有经历过扭曲的市场磨难,他们非常勇于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他们很阳光,而且也很直率,这些优点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