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吴捷选了100多斤5头鲍开始做试验,5头鲍就是一斤的5只的鲍鱼,行话叫5头鲍。他先把这些新鲜鲍鱼去壳、洗净,然后再烹煮、晾晒。
吴捷:我们13斤才能做一斤,还有晒的过程很麻烦,像这样的一斤要晒20几天,都是好天气,如果天气不好,下雨天还要拿回来放在冰箱里面。 反复晾晒了20多天,100多斤鲜鲍只晒出了10斤干鲍,拿着这十斤珍贵的干鲍,吴捷兴冲冲的跑到福州的干货批发市场去推销,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和他的想象大相径庭。 海产品干货经销商李国林:日本极品鲍算最好的,顶级的,然后除了日本鲍,就是南非鲍,其他鲍鱼都不好的,这个你要发起来,最少两倍这么大,这个发不开呀,多大就多大的,发不开的。 干鲍都是品质上好的鲍鱼,以日本鲍和南非鲍为最佳,最早因路途长远,只能晾干。干鲍经过发制,再以砂锅慢煨,是高档酒店的招牌菜。国产鲍鱼因为品种和加工工艺等原因,很少做干鲍。吴捷用5个头的鲜鲍做加工,每斤130元,13斤做出一斤,成本就得1700元,连经销商都无法接受。 海产品干货经销商李国林:这个货只能当普通鲍鱼卖,或者干度还要再干一点,或者一斤最多卖500块多块,超过1千元你绝对卖不掉。 由于对市场了解太少就盲目加工,做出来的产品根本没有人要。经历了市场初探失败的吴捷,这时才开始静下心来细分市场。鲍鱼给人的感觉就是很贵,一般只有酒店里才能吃到,即便在连江这样的鲍鱼产地,普通家庭也不是经常消费,有的人就是买回家了也不会烹制,吴捷想把鲍鱼做成低价位、老百姓可以接受的产品。 吴捷:我们现在可能走市场一般的消费群体的。我们后来就想做这个,搞速冻的,低价位的搞即食休闲食品。 要做加工就得有厂房和设备,建一个加工厂投资需要1千多万,产品做出来再没有市场可怎么办?吃过一次亏的吴捷慎重多了,他想到了老朋友吴明庆,吴明庆有一个水产品加工厂,吴捷盘算着,如果能说服吴明庆共同投资开发鲍鱼深加工产品,就可以利用他现成的技术和设备,降低自己的风险。2008年11月,他找吴明庆谈了自己的想法后,他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 吴捷的朋友吴明庆:合作,我就掏钱去买原料,比如说做10吨,20吨又得投入两三百万这个钱,这个两三百万投进去,是不是马上就见效?万一如果产品做了卖不出去,压库的话你怎么办? 吴明庆闯荡商海多年,低价位的鲍鱼产品有没有市场他也没有把握,不愿意冒险投资,不过他提出可以先给吴捷做代加工。虽然吴捷的预期没有达到,但这对他来说也很划算,省去了建厂的费用。2009年1月,吴捷拿着300多斤鲍鱼来到了吴明庆的加工厂,厂里的有些工人却傻眼了。 海产品加工厂工作人员郑华鑫:很多内地来的工人,来这边哎呀说这个鱼,什么叫鲍鱼,根本不认识,有些说鲍鱼鲍鱼,是鱼,怎么有壳这个东西,很多像内脏都没地方找,就是像什么东西又不像普通的贝类,所以说很懵。 吴捷想把鲍鱼做成速冻和即食两种产品,这都需要把鲍鱼撬壳、去内脏,清洗后再做加工,吴明庆的工厂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鲍鱼的精加工,这可给加工带来了很大麻烦。吴捷的合作伙伴王捷:鲍鱼很脏你看,很脏,土还有黏液不断往下流,很多,不好洗,消费者买回去,比如消费者买回去,他洗都没办法洗,叫他怎么吃。 产品首先得有卖相,消费者才能接受,吴捷与合作伙伴在家整整洗了一个多星期,最终发现了一种土办法清洗鲍鱼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