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80后创业三年资产超过千万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在这个追求个性价值的时代,创业成为很多80后青年的激情想法,本报记者走近80后创业者王威,他大三时就成为进军IT行业的成功者,制作了岛城首个三维地图、奥帆赛3D导航系统、奥帆委目标预演系统,还有与上海世博会的合作项目,如今这个80后在创业三年后已经成为资产千万的企业老总……在很多人都梦想着走向光彩辉煌的创业之路的时候,作为年轻的80后代表,王威的创业历程也许能向您展现一个更为鲜活、生动的新时代创业者形象。

    -立志创业源于“最原始欲望”

    记者来到位于辽宁路上的中新大厦26层,找到青岛威诺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在还没有见到该公司的负责人王威之前,记者就领教了他们的企业文化:“等待是失败的源头,行动是成功的开始;”“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这样的标语贴在办公室走廊的墙壁上,让人一见到就有种心潮澎湃、斗志昂扬的感觉。

 王威:80后创业三年资产超过千万
    对于同样是80后的记者来说,很难想象眼前这名微笑的同龄人已经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的老总,而交流之后王威言语之间透露出来的睿智和深谙世事的举止作为却又让人不得不信、不得不服。采访一开始,王威就向记者坦言:创业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脑袋一热就可以办成的,“从上大学开始我就想像父辈一样去开公司”,王威说,现实中每个人的理想都需要通过一个平台去实现,而自己从小就想从军,但因为家人的反对,就没有进军校,反而进入了师范院校的教育专业,“当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后,希望支配更多的资源,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王威坦言,这些就是自己想创业的“最原始的欲望”。

    -挑战提前修满学分大三创业

    然而,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王威大一过了不到半年,他就发现大多数学生除了上网、打游戏、谈恋爱和上课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事了,“很没有意思,不想过四年这样的生活”,于是,王威就产生了退学创业的想法。王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在充分了解了儿子的境遇之后表示理解和支持,“但是他给我讲了我可能会承受到的阻力和压力,包括亲戚、朋友和社会,我会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在别人眼中可能一无是处,无意之间我的创业也会多出很多障碍”。

    最后父亲开出“特赦令”: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可以创业,可以学习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前提是:完成一个优秀大学生所有该完成的事情:四六级英语考试、每学期的学业考试,还有其他基本素质的培养,样样都要合格。“从大一就开始上海、西藏、香港、澳门、深圳等地方到处走,还研究澳门的博彩,研究这个,研究那个,并终于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修完了大学四年的所有学分”。谈到这里,王威笑了,原来,在提前修满学分方面,他也算是挑战了一下,个性了一把,“我们那一届是第一批实行学分制的,我就赶上了”,于是,威诺尔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那时王威上大三。

    -发展奥帆赛给他带来机会

    如果说80后年轻人有什么特质的话,就是敢想敢干。王威创办的公司叫威诺尔,取名乃是“win-ner”之意,是家软件开发公司。谈话中记者了解到,王威老家在临沂,后来到了日照,对于当时创业为什么选中青岛,王威很有先见之明。“我们开发的软件是虚拟主题城市的项目,最初打算选择深圳,但是后来考虑到奥帆赛要在青岛举办,而且我们本身对青岛也比较了解”,王威说了一句特别经典的话:任何一个非常规事件都会带来很多机会,“奥帆赛就给我带来了这个机会”,与奥帆委的合作项目让威诺尔和王威快速成长起来。

    除了有赌的豪气和胆识之外,王威也有着同时代人的敏感和细心,他告诉记者,在最初的多个合作项目中,他从来不主动向合作方透露自己的年龄和资历,“因为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年轻人没有经验,不够稳妥,因为年龄方面的原因,就可能会让我失去很多机会,原本能做成的事情也可能会遭到怀疑”,所以在这方面就选择了“低调”。

    -心态自己创业“痛并快乐着”

    如今的王威已经成为资产千万的企业老总。在王威自己看来,他的创业路并非像人们眼中看到的那样一帆风顺,“100块钱放到地上,用脚踩了、蹂躏了,它还是一百块钱”,王威用这个来比喻创业中的自己,因为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把创业中的苦和痛当成一种享受,才能够摆正心态,“痛并快乐着”,而在这个过程中时常出现的那些坚持、承受和“瞬间的幸福”只有王威自己能体会得到。

    王威说,很多人认为IT是高新技术,“但是发展到现在,谁的解决方案更精细、服务更精细,谁就更有竞争力”,记者了解到,王威的威诺尔软件开发事业已经做得较为成熟,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他又成立了一家服务外包公司,而这在国内尤其是在青岛尚属于新兴产业,王威又成了先行者,在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政府扶持的情况下,作为创业浪潮中的年轻选手,他希望这些“先行”助企业再上一台阶。

    到近几年,原本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凭借自己的知识资本走上创业道路,随着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多的人无奈走上创业之路。“总体上,创业人员越来越多,社会对创业的宽容和接纳程度也逐步提高。”国际劳工组织创业培训师、市团校培训处主任刘富珍表示,在创业逐步规范的同时,创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更需要年轻人摆正心态,做好诸如吃苦等创业的一些准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1113.html

更多阅读

陷入困境 英文 我是一名80后,三年前开始创业如今陷入了困境。

系列专题:研究80后我是一名80后,三年前开始创业做减速机业务跟机械厂做配套供应,第一年没有起色,第二年业务发展还可以就买了套房,从买房后由于资金抽出,经营当中有些失误,业务开始陷入困境,现在是创业的第三年,多数供应商熟悉以后开始赊货,

王树庆:80后创业家的B2C机会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互联网经济已经走过了泡沫期,与实体经济接轨的网购企业会越来越多  文  本刊记者 宋华安  如果要问什么最适合年轻人创业,80后的创业家们或许首选互联网。在《法人》记者的采访中,上海优玛家纺网络购物公司

李想:80后创业成功7大要点

系列专题:研究80后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有人说自己的志向是当警察,有人说想当教师,还有的要做医生或者科学家,而李想的回答是“做总经理”。“因为当经理很了不起,可以带着一帮人干一件大事。”那时候,李想才上小学。如今,1981年出生

王哲:“80后”创业闯出新天地

系列专题:研究80后“超级宝贝”奶瓶,是婴儿奶瓶界的新秀,2007年上市;2008年席卷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商业超市;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超级宝贝”奶瓶就这样以其炫丽夺目的方式出现在公众面前。而生产“超级宝贝”奶瓶的天门

创业宝典:80后创业成功的七种妙招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老师问同学们的理想是什么,有人说自己的志向是当警察,有人说想当教师,还有的要做医生或者科学家,而李想的回答是“做总经理”。“因为当经理很了不起,可以带着一帮人干一件大事。”那时候,李想才上小学。  如今,19

声明:《王威:80后创业三年资产超过千万》为网友爺獨霸怡葒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