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玟第一套房买在田林新村内,是一套总价30万元的小户型,二个月后以36万元的价格抛掉,随后又在徐家汇、中山公园等地来回征战,都是涨了20%后抛出,赚来的钱滚动投资。那时候,她每天都去中介公司“上班”摸行情,这样到2004年初,华玟一度手上持有9套房产,市值已超过420万元。 “我做服装生意的时候,发现其实卖得快要比价格卖得高赚钱,特别是在货源非常紧俏的时候,只要手里的资金不断流动,就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当时,几乎每套房产在她手里停留不会超过一二个月。2004年,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疯狂状态,房价几乎一天一个样。“这种疯狂有点像卖羊毛衫,只要手中有房,买家就抢着要。”对于当时的这一幕景象,现在的华玟仍然唏嘘不已。 2004年的冬天,楼市到达了疯狂的巅峰,她也把买卖周期缩短为一个月。她说:“价格涨得那么快,一个月最少要上涨10%,我就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不断地把赚来的钱投进去,这相当于利滚利,肯定赚得更多。”2004年底一盘算,华玟“买卖”的房产已接近30套,资产已经达到了800万多元。 再次布局意在长远 当良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及时抓住它们,利用它们,这是生活的一大艺术。 ——约翰逊。 过度疯狂的背后必然是沉寂。2005年春,当楼市达到沸点的时候,宏观调控力度骤然加大,一系列限制楼市投资的政策频频出台,如增加交易税费、停止转按揭等等,短线炒作赚差价已经很难了,房价也开始出现调整,华玟也渐渐悟到了其中的“奥秘”。这时市场上消息满天飞,一位专家级的“老法师”拉着华玟语重心长地说:“这楼市肯定要大跌,不能再碰了,赚来的钱快点存银行吧。”而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更是耸人听闻:“上海的房价,将下跌50%!” 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跌打滚爬,华玟的抗击打能力与日俱增。“当时,我凭自己的直觉,觉得楼市的后市一定还有戏。”她说。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她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做了一个调查,最后得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她发现自己身边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朋友,许多在未来都有着购房的计划,而看空后市的,往往是那些根本无力购房的群体。 既然需求仍然那么旺盛,那这房价肯定还要涨。“我要做长线!”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这一决定也让她今日的身价快速提升。华玟转变思路,开始投资上海中心城区的房产,并长期持有,其中有几个案例还颇为经典:2005年8月,她毅然以150万元的价格吃进了一套位于静安区威海路上中凯城市之光的两房;2007年4月份,她以450万元的价格买进一套古北华丽家族(600503,股吧)的四房,这一举动当时遭到了她周围所有人的反对,但现在这套房产的市值已经达到700万元;而在今年4月份,她刚刚买进了一套思南路上的公寓房,因为她觉得那里“老外”多容易出租。 随后,她甚至把眼光还投向了海外。2008年夏天,华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投资了一套别墅,当时的价格是35万澳元。“还好采用了按揭贷款,当时签合同时澳元兑人民币为6.5:1,随后竟一路下滑至4.6:1,跌幅近40%,如果全额付款,那可就惨了。”不经意之间,华玟又多了许多外汇投资知识。 “那将来,你还有什么打算呢?”眼看时间早已突破了原来设定的一小时界限,采访不知不觉已进行了5个小时,记者不好意思再继续打扰她。“现在年纪大了,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疯狂了。这几年我也投资了一些股票,不过数额不大,丈夫的装潢公司几年下来经营得还不错,我也会多帮帮他。另外我觉得还是要多学习,像基金、艺术品等领域或许我也会涉足一些。当然投资不是目的,最重要是好好生活,我们这一代人失去得太多了。”对于自己的未来,华玟还是有着不少憧憬:“知道吗,近来我有收徒弟的打算,她是一位来自安徽的小姑娘,很漂亮也非常要强,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年的样子。她也像我,烧得一手好菜,特别是那水晶虾仁,嫩却非常有韧劲。” 采访结束了,但华玟最后的话却深深地打动了记者,或许在她帮助下,在我们这座城市又会诞生一位叛逆倔强的“上海阿姐”。然而最重要的是,华玟的故事对那些在大都市中苦苦奋斗的人来说,无疑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提示:只要你努力,财富并不遥远! (根据被访者要求,文中华玟为化名)
![上海2000定额 从2000元到2000万的上海阿姐(三)](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2491424395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