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职场生存状态体验之书:白领黑皮书》
我并不是第一次听出色的演讲,但我不得不承认,在一段和平时期,在一个人人实际而世故的时代,一个男人的演讲可以令人落泪,确属少见。当晚,便有不止一个朋友将中英文演讲稿发给我,发的时候,满MSN的惊叹号带着由衷的钦佩。剔除翻译过程中的缺失,两相比较,明显的,译文不如原文,原文不如原声。无他,奥巴马有着肯尼迪以来最有魅力的一把“总统声线”。 美国剧集《白宫群英》(The West Wing)真实生动地反映了美国总统从竞选到任职的职业生涯,以及白宫生活种种,因题材少见而获艾美奖。有一集就讲述竞选班子请来一个公关顾问,主攻演讲,专门训练总统候选人的演讲技巧。演讲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总统声线”(President’s Voice),专指那些抑扬顿挫,无比自信,颇具煽动性和感召力的声音。如果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实的可参考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的演讲。虚的更是在好莱坞影片里比比皆是,连老哈里森?福特也在《空军一号》(Air Force One)有过上佳表现。又近又实在的,就是我们新鲜出炉的奥巴马了,倘若他认了总统声线老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如果真有这么一个演讲课程,相信他早以A+高分毕业。 所有在美国公司里呆过的人都多多少少了解:表达,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的表达,对一个公司领导有多么的重要。这一点,现在不仅仅是“Presentable”(拿得出手)这么简单了。在公司里,我们经常把领导分为经理型和领袖型,其间的分别,包括:经理只是一个管理者,而领袖则需要强烈的个人魅力;或者说,经理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而领袖,则需要有一些过人的天赋,特别是一种让人莫名其妙跟随他赴汤蹈火的号召力。对于一个国家,领袖就是像奥巴马一样,人们确信无疑地相信他喊出的“Change”(改变)或是“Yes,we can”(我们可以!), 完全无视他颇浅的政治资历;对于一个公司,在危机之时,也总是需要一些这样的领袖,带领众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在这个表达的时代,这些所谓的个人魅力里,声音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