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向东:模特创业成立私人工作室



吴向东,江苏人。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经的中国十大男模之一、中国最佳职业时装模特。做过服装店老板、职业模特、演员、男主播、模特大赛导演。2001年,正式开始创业,成立服装FSGH设计工作室。客户集中为演艺圈艺人、商界白领、以及星级酒店、知名外企等。现为北京方适冠华服装设计有限公司艺术总监。

    导语+主文 :

    前不久,位于天津一家五星级酒店集体换了入夏来的新制服,其风格不流于传统饭店服务业的陈俗,从大堂领班到西餐厅服侍再到客房服务员均着不同套系制服,款式及面料都透着一种西欧情调。据说,饭店员工整体亮相时,来自客人或当地媒体的评价都是“耳目一新”。这组酒店制服的设计,便是出自今天的超模老板吴向东之手。

    吴向东的名字,在几年前还是中国模特T台上炙手可热的三个字。“中国十大男模”、“中国最佳职业模特”,种种光环围绕在这个学服装设计出身的大男孩身上。如今,吴向东的名片上印的却是北京方适冠华服装设计公司艺术总监,背面才印有“设计师、模特、秀场导演”等附带头衔。换句话说,投身创业服装企业的吴向东,已将设计才华融于企业经营,当年的正职在创业的名义下变成了兼职。

    人物档案

    其实,一线模特退居二线从事服装业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是走设计路线——做工作室甚至成立品牌,有的是走经营路线——开服装店或注册公司。“XX服装设计工作室”、“XX私家高级定制”的招牌便是很多知名模特的家门口挂着的隐形门楣,30平米的待客室也可以变成高级定制的生产间,客源主要是模特圈、演艺圈的人士口口相传循环介绍而来,收入也无统一标准,基本都依模特在圈内的名气、做活的手艺、和客人的来头而定。而“XX成衣服装店”也是有些模特开在时尚街区的门面店,墙壁上当年演出的照片和某位明星穿过的二手礼服成了引人的招牌。

    但是吴向东的经历却不那么简单,他似乎是设计和经营、台前和台后两条腿走路,而且自称是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成功。1996年大学毕业后,吴向东因为条件优秀直接从幕后走上了台前,且一路风光奖誉无数。期间,他投资近10万元开了一家别致小店,货品少部分来自批发市场大部分是自己闲时的私家制造——家中工作室和店铺的搭配已经基本实现了“前店后厂”的雏形,据说半年后,小店就赚回成本开始赢利。2002年时,在时尚圈已经颇有名气的吴向东早已不满足幕后小本经营,正式成立公司开始接单进行服装定制设计。由于客户并没有局限于圈子内的艺人朋友,而是正式面向酒店、银行、航空、外企等公司机构,既做私人设计又做制服定制,50万投入的启动资金在五年后的今天已经被乘以了N倍。吴向东本人,在公共场合时的身份也常常在吴总和超模吴之间徘徊。

    同行比较:

    个人类:

    1、 模特转型做演员

    很多模特在退下T台后,都转型进入影视圈。由于身材、形象尚不错,经过一定的台词和表演培训后,也相对容易能得到导演和观众的认可。身份同原来变化不大,只是受众会从T台小众变为荧屏大众,收入相对会高一些。

    2、 模特创业做模特公司或模特学校

    大多数模特创业,从事的还是与模特圈子相关的事业。比如成立模特公司获模特学校(或者二者兼做),既有演出资源又能招募到模特演员资源,自己既是老板又是老师或校长,业务方面既承接演出(由公司成熟模特担当)又进行专业培训(对入行的模特进行课程培训)。收入往往远远高于作为单独个体的模特,想必成立学校的手续和资质要比公司复杂严格,所以大多以公司的形式进行学员培训。

    3、模特创业成立私人工作室

    有些兼学服装设计和服装表演的模特,往往具备制作和演出双重技能。创业行为也就多集中在开个私人工作室,进行服装设计。有的就开在家中,30平米的待客室也可以变成高级定制的生产间。业务基本不对外,仅限于模特或演艺圈的高收入人群。这种行为大多属于 Soho一族,无需工商注册,业务往来也多基于圈子内的人际相传。

    公司类:

    1、 成衣品牌的量身定制服务项目

    有些成衣品牌企业为了丰富其服务项目,也同时开展针对顾客的量身定制服务。虽然也是以一对一设计的名义,但是款式和风格基本属于其成衣系列的大套路。主要是在细微的尺寸比例方面做到了精益求精,和人性化服务。价位一般同品牌成衣差不多,有的也会略高出一部分定制费。

    2、专业制服厂(或公司)

    很多传统的大型制服公司长年专门针对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全系列制服制定。优势主要体现于风格统一、技术熟练、做工质地优良。但长期打包式系列定制也带来设计理念上的局限,某些领域的制服风格过于传统单调、缺少时代感和时尚设计气息。

    创业亮点:

    1、 启动资金少,运营低风险

    目前公司的前身正是吴向东的一个私家工作室,创业之初时基本就是“家中等私活”的模式,后来才逐步升级为“前店后场”的服装公司(虽然店的概念还局限于面向前来设计的客户)。相比成立模特公司或学校,工作室的启动资金不会太高,吴向东当时投入50万将工作室升级为公司,且多为设备和租金的投入。营运周期中,流动资金量并不大,且多为出的少,进得多,运营风险相对较低。

    2、 “台前”是“台后”的客户源和灵感源

    吴向东创业成立公司后,并没有从台前真正退居二线。反而挤时间抓住机会参加各种模特大赛和国际品牌的发布秀,有时亲自登台、更多时候成为掌控现场的秀场导演。这对于他的FSGH公司来说,既是丰富的客户资源圈子,也是绝好的设计灵感来源。客户资源来自源源不断的模特圈男女模特,灵感来源则源于自己可以近距离或切身感受、触摸到国际大师最新款的一流设计。这也正是许多客户感觉吴向东的私家定制虽然价格有些高,但是从衬里布料到某个扣眼某个细微褶皱都像极了意大利或法国大师的真迹。

    3、 将设计风带进大型集团式企业

    由于演出经常出国,往来各国国际机场、入住国外大型酒店、穿梭不同国别的商场或机构,吴向东发现国外的制服设计别具一格。相比之下,国内的制服业还存在设计理念的滞后,或者说根本缺乏设计的时尚气息。吴向东开始关注国内的星级酒店、航空公司、银行、大型外企等机构,从他们的制服设计上动脑子。并一人独当总经理、设计师、监公关经理,着重调强把时尚设计理念和团体制服定制结合。在制服设计业的第一桶金,来自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当时从门童到前台、客房300多套制服订单拿到了手。完工后,不但该酒店成为了吴向东的长期制服客户,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也成为他的私家服装定制的长期客户。此后,吴向东以时尚设计为招牌,拿下了北京、天津、广东等很多省市的星级酒店、银行的团体制服订单。一些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也成为他的稳定客户。

    4、开发服装边缘式设计服务

    吴向东没有将自己的设计局限于服装设计和定制领域,由于接触各种公司、酒店,制服打包式设计的触觉也延伸到服装以外的领域。比如,酒店中餐具图案等物品摆件的设计、帽子背包等制服配套项目的设计、桌布椅套等家居类产品的设计、甚至酒店或公司自制礼品的裁减包装和设计。此类延伸业务最近也为吴向东的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盈利收入,而且很多通过服装制服团体定制的服务接触,在边缘项目设计上也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2325.html

更多阅读

庄吉集团总裁吴邦东:五战沃尔玛

人物:吴邦东,庄吉集团总裁,擅长韧性管理的温州儒商。 时刻:中国民企庄吉集团与世界巨头沃尔玛关于“GEORGE庄吉及图”商标纠纷案历时7年,5次交锋,一波三折。2009年2月,庄吉在行政审查和一审诉讼都败诉后的十几天里,是否再次上诉,万分纠结。

薛向东:企业创业初期一定采取轻资产方式

2009中华创业家论坛及创业板解读会今 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新楼举行,本届论坛由北大大学创业投 资研究中心、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创业投资研究中心等共同主办,腾讯财经作为独家门户网络支持全程直播本届论坛。 谢志华:非常感谢刘总

薛向东:现金流是创业者的血液

创业者做决策时一定要看自己的承受力怎么样,要想到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不能只做乐观的设想,现金流千万不能断。 文/符星晨 尚言  编者按 2010年,我们将追寻国内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和投资人,请他们分享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创业心路历程,

吴向东:金六福的掌门人用一个字买了中国人的心

“金六福酒”的名号,在中国白酒市场红遍半边天,其创始人吴向东更是当今中国白酒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但他始终保持成功商人的本色:行事低调,为人践行,立意深远;他的做事、动静都与人不同,他的点子更容易被人接受。1998年至今,金六福企业在吴向

吴向东:金六福1.2亿收购东北白酒大户

 在香港上市的金六福投资昨天发布公告称,将联合第三方收购黑龙江省玉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价格为1.2亿元。金六福方面称,这次收购更看重的是玉泉酒业的品牌和在当地的销售网络。   若干年后,掌控中关村七成股份的黄氏家族将超越5

声明:《吴向东:模特创业成立私人工作室》为网友墨筱言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