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6)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这时,多半的客人会断然选择韩国料理,等到结帐之后,才怅然地想:我怎么会点韩国料理呢?本来我是更喜欢川菜的麻辣口味的……

  还有更多的时候,"诱饵"并不需要真的存在。在行销活动中,常常有这种"幽灵诱饵",比如旅馆会对已经订出去的房间大做广告,有的公司会宣传还没有上市的产品等。在很多汽车、手机、化妆品的产品目录中,商家们其实并非奢望卖出多少"豪华套装"和"顶级配置",而是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期望价位。

  我们司空见惯的"降价促销"活动中,也有幽灵诱饵的成分:商家常常会提到当前并不起作用的"原价",那就是一个"被压倒"的诱饵。更有甚者,商家在使用"诱饵诱应"时,比人们想像的更"不惜血本"。

  当年,家用烤面包机时第一次推向市场时,没有什么人对它感兴趣。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好处?还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在家里烤面包?有钱干嘛不买咖啡机?"

  后来,这家生产面包机的企业,请来了一家营销调研公司。营销专家们又一次给出了"诱饵效应"的法宝:再推出一个新型号的面包机,不仅个头比现在的要大,价格也要比现有的型号高出一半左右。

 第41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6)
  真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的奏效了,原来那一款面包机的销量开始上升了。顾客们都会说:"我不大懂面包机,真要买的话,干嘛不买那个小的?"从那以后,面包机才热销起来,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备物资。

  看来,这个"诱饵效应",不仅在经济学家将它研究出来之前,就广泛地为商家使用了。而且它堪称"宰定"顾客的超级营销术,因为它使得人们在决策自己的消费行为时"有了依托"。

  而做为普通的消费者,当我们了解了"诱饵效应",日常生活就应提高警惕。特别是面对多种选择时,要注意,哪个选项可能是"诱饵",千万被"诱饵效应"给忽悠了。

  "变废为宝"的妙招

  在马克·吐温的文学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顽皮狡滑的汤姆·索亚,小小一计就让小伙伴们心甘情愿地替他粉刷篱笆。

  汤姆·索亚被波莉姨妈强迫去粉刷篱笆,要干一件累活,还不能玩耍,于是受到了那些平日本身就和他有些"敌对"的小朋友们嘲笑。可汤姆·索亚假装津津有味地粉刷着篱笆,还说道:"哪个孩子能有机会天天刷篱笆?"这下可把孩子们都羡慕坏了,大家争先恐后地抢着粉刷篱笆。于是汤姆趁机提出要求,谁想粉刷篱笆就要用礼物和他交换。

  马克·吐温在这里写道:"汤姆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定律,那就是要让人们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这件事的事机会难以获得即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2507.html

更多阅读

第47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2)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不过,凭经验办事,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未尝不好。的确,用"满意"还取代"最大化",不论对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也正因如此,西蒙的理论目前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了

第46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1)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赫伯特·西蒙.jpg  赫伯特o西蒙  西蒙自始至终不相信"完全理性",他认为这种假设所隐含锱铢必计、精确无误的经济人根本是神话。人在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找一个 "过得去"、"差不多

第45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0)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奚恺元因此指出,我们在决定是否购买一样东西时,衡量的是该物品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和它的价格哪个更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性能价格比"。在我们做购买决策的时候,我们的心理账户里面还在

第44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9)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奚恺元  当代华人经济学家奚恺元  奚恺元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小学毕业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上海最好的中学之一市西中学。然而,因为视力原因,他没有资格报考

第43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8)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我们知道,作为商家,所谓"跟风"也就是模仿别人的产品经营策略,是比较容易的。但领风气之先是最难的。之所以能把看上去"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市场上的抢手中货,是因为他们其实都是没有证

声明:《第41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6)》为网友屁股屁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