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第六章 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

  "汤姆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定律,那就是要让人们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这件事的事机会难以获得即可。"

  --马克o吐温

  为什么"买的没有卖的精"?为什么普通消费者总是识不破商家的"鬼把戏"?经济学家的研究,为我们解答了这些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思想,去破译一个又一个"营销神话"。

  不仅如此,这些研究还将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领域,它是经济学与心理学结合的新学科。因为,既然经济学要试验破解人们的经济行为,它就与心理学不避免地"殊途同归"。不仅如此,这种新结合,还可能爆发出无穷的威力!

  为什么越贵越畅销?

  马歇尔"需求弹性"的概念,早已是经济学的金科玉律,在"需求弹性"的作用下,价格与销量必然是反向变化的。

  然而,生活中那些精明的商家们才不在乎"规则"呢,他们不按规矩出牌,反而能获得高额利润。而一些消费者,此时不仅成了被愚弄的对象,甚至还心甘情愿地受愚弄。

  有一则寓言讲道,一位智者为了启发他的门徒,就给了门徒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智者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

  年轻的门徒先去了菜市场,许多人注意到了这块石头,觉得它挺好看,可以买回家给孩子们玩,或者用它做成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

 第36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
  门徒向自己的老师汇报之后,老师又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你会明白它真正的价值!" 门徒百思不得其解,他去了珠宝商那儿,出乎意料的是,珠宝商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买这块石头。

  但门徒依然摇摇头,他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也许他矜持的态度反而引起了珠宝商们对这块石头的兴趣,他们继续抬高价格--10万、20万、30万,最终有人出了50万的价格。"这些人疯了!" 他想,他跑回去把这些事情告诉自己的老师。

  老师说:"现在你该明白了,对一个事物的评价本来没有固定标准,这完全取决于它所在的场合,还有那些关注它的人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2512.html

更多阅读

第47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2)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不过,凭经验办事,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未尝不好。的确,用"满意"还取代"最大化",不论对消费者还是商家,都是一个很现实的选择。也正因如此,西蒙的理论目前已经渗透到管理学的不同分支,成为了

第46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1)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赫伯特·西蒙.jpg  赫伯特o西蒙  西蒙自始至终不相信"完全理性",他认为这种假设所隐含锱铢必计、精确无误的经济人根本是神话。人在大部分的时候,都是找一个 "过得去"、"差不多

第45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0)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奚恺元因此指出,我们在决定是否购买一样东西时,衡量的是该物品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和它的价格哪个更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性能价格比"。在我们做购买决策的时候,我们的心理账户里面还在

第44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9)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奚恺元  当代华人经济学家奚恺元  奚恺元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小学毕业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上海最好的中学之一市西中学。然而,因为视力原因,他没有资格报考

第43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8)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我们知道,作为商家,所谓"跟风"也就是模仿别人的产品经营策略,是比较容易的。但领风气之先是最难的。之所以能把看上去"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市场上的抢手中货,是因为他们其实都是没有证

声明:《第36节:别让商家‘忽悠‘你-为消费者编织的‘童话‘(1)》为网友暴雨再狂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