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9)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在人生哲理方面,人们会对这个故事有各自不同的解读,不过,在经济学的领域中,这个故事其实回答了上一节的问题--人们消费欲望与消费行为是否一致的问题。实际上,消费欲望是一回事,而真正的"消费能力"又是另一回事。

 第9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9)
  也就是说,人的消费欲望是无止境的,但人的受到消费能力却要受种种限制。这个被古典主义的经济学家所忽略的实际消费能力,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为"需求"。

  不仅如此,一个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也并非一程不变,也就是说,需求本身是有"弹性"的。

  这种"需求弹性"的概念,是由近代著名的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学派的创始人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需求弹性"的意义在于,需求会对价格有不同程度的反应,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价格升高,人们对该商品的需要会减少,而价格降低,人们的需求则会增加。

  需求曲线.jpg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需求曲线模型

  马歇尔用"需求曲线"来表示这种变化,这又被称作"马歇尔的剪刀"。图中,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D,表示需求量随价格上升反方向变动;另外一条向上倾斜的是供给曲线S,表示供给量随价格上升而增加。两条曲线惟一的交点,就是供需的平衡点。

  马歇尔还告诉人们,不同商品的"弹性"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受价格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大多数商品价格越高,需要量越少。其中,有些商品受受价格变化影响大,被称作"弹性大"的商品,它们多半是一些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还有些商品不管价格如何变化,需要的变化很小,它们多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被称为"弹性低"或者"刚性需求"。

  而且,并不是所有商品的需求曲线都是向下的。生活中偶尔也会遇到这些的情况,价格提高了,反而销路更好,这往往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品味"或者炫富的心理需要。

  马歇尔.jpg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及至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是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总结,因此被人们称做"新古典主义"。马歇尔的最主要著作是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被公认为划时代的著作,也是继《国富论》之后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直到今天,《经济学原理》依然在各国的经济院校中作为教材来使用。

  其实,马歇尔经济学的整个经济学体系中真正创新的观点不是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弹性"原理处,就是数学分析为基础的个体分析方法的"静态经济学"。但是,他在自身所处的那个时代各个学派的争论中得到了许多好处,这些争论不但激发了他个人智慧的火花,更为他作一次大的综合提供的丰富的素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2539.html

更多阅读

第14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4)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学就必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事实上,"边际三杰"也就是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瑞士的瓦尔拉斯,他们在掀起"边际革命"的同时,还身兼"经济学改名运

第13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3)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充裕经济学"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我们重新思考经济学的"终极问题":在有限资源下如何进行选择?因此,当资源和供应呈现"极大充裕"时,反而需求这端出现了瓶颈。  人们越来越关注需

第12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2)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然后,吉列又将刀架卖给银行,让银行作为礼品来送给新开户的客户。他设法将刀架和几乎所有商品都捆绑在了一起,比如从绿箭口香糖到红茶茶包。这种做法颇具成效,仅仅又过了一年,他就已经

第11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1)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贝克尔创立了"新消费者论"、"时间经济学"等理论,甚至被西方学者称为"贝克尔革命"。用简单的语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时间与消费的关系:消费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传统的经济理论忽略了这

第10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0)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特别是他提出的关于"需求弹性"概念,这更是微观经济理论中一个最基本又最重要的概念。它普通得令人们在教授这个概念时,常常忘记了它的提出者--马歇尔。但它又格外重要,因为马歇尔正

声明:《第9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9)》为网友冰冷艳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