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节俭》
3 "面子"之累
![第27节:‘面子‘之累(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52649040776.jpeg)
有些人可能会一辈子背着债务而活,最后穷困潦倒的死去。但是,知道他入土为安的那一天,"社会"才会放开在他身上的限制。在此之前,他一定得遵从社会所设定的种种规范习俗。所以,他的家人必须为了"体面",给他举行隆重铺张的葬礼。按照社会习俗,他的葬礼上必须得有斗篷、围巾、描金棺椁、豪华的马车以及长串的送葬队伍。所有这些都得符合规范、定制。"社会"是高兴了,可丧礼承办者、花钱雇来的送葬人、捧着挽具假装一脸悲痛的人们,那可笑的表演是多么虚无和浪费啊! 像这样豪华而毫无价值的,可笑的丧礼表演并不仅仅发生在有钱有势的上流人物身上,在中产阶级、工人平民中间,诸如此类的闹剧其实更多。而一门心思想要加入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的中产阶级人士更是不胜枚举。为了一次铺张的丧礼,人人都不能失去"体面",按照"惯例"要求,"大家都必须做到协同一致"。于是,为了不使自己显得"跌价",大部分人都会乖乖奉上相当的礼金。不但是自己,他们也让自己的亲友或仆人也穿上了丧服。就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体面尊贵的葬礼就实现了。 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这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有的开销都落在未亡人的身上,而以后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此刻,家里的顶梁柱不在了,葬礼的每一项事宜都必须受葬仪社的人指挥。正沉浸在无比的伤痛中的孤儿寡母又怎么斗得过这些世故精明的商人,他们漫天要价,要起钱来毫无顾忌。你怎么能指望他们给你提供便宜的丧服和其他奠仪用品呢?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例子发生过,以后仍然会一直发生。 正是在这种时候,死者留给家属的每一英镑、每一先令,都被浪费在陈腐、粗鄙、铺张的夸耀上了。死后的极尽荣耀,只能给死者带来空虚的荣誉,那些可怜的、任人摆布的家属们,只能被这愚蠢的花销弄得苦不堪言。难道就不能把这些被浪费掉的钱用在急需帮助的活人身上吗?难道就不能抛开虚名关注生者的前途和生计吗? 这种行为也存在于社会的底层。同中上层阶级的人们一样,平民和劳工阶层也感染了爱慕虚荣的病毒。在英格兰,为一个商人所举行的丧礼费用大约为50英镑。而普通工人的葬礼花费则为5英镑到10英镑不等。而在苏格兰,葬礼的花销相应就低多了。 在中下层民众中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强烈的观点:一定要为死去的亲人操办一个备极哀荣的葬仪,这样,辛苦一辈子的死者才能含笑九泉。于是,尽管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极尽俭省,他们也会为了一个隆重的葬礼而不惜花掉一生的积蓄。在工人俱乐部中,规模最大的当属葬礼俱乐部。一般情况下,一个丈夫的葬礼花费是10英镑,妻子为5英镑。而如果那个死者生前是几个俱乐部的会员,那么,他的葬礼费用就会在15英镑、20英镑、30英镑,甚至于40英镑左右。 如果一个不属于某家葬礼俱乐部的工人家庭有人去世时,家属就不得不遵从世俗的做法,为死者举办一个体面的葬礼。而如果死者是这家的父亲,那就惨了。也许,他毕生的积蓄都得耗在一个庄重的葬礼上。这样大的花费对一个家庭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