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关于动荡、生存与应变:金玉良言》
这证明根本没有好消息或坏消息的说法,只有快消息和慢消息。即使是在1571年那么久远的年代,慢消息就等于没有消息。 感言 快速的情报能让一个封闭的小不点共和城邦支撑数百年之久。可是,为什么众多企业把密藏知识作为运营原则,而不是共享知识? 说到原因,就不得不说到态度,态度是首要原因。我们认识或为之效劳过的某些首席执行官会自豪地宣称,“我们没有问题!我们只有机会!” 事实上,他们的确有问题——有时问题还很严重。修改问题的称谓或假装问题不存在不仅是自欺欺人,也是危险的。这就给了工作在信息前沿的人们错误的信号。通常,早期预警系统能提醒总部注意严重的问题,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求生的法宝。(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去问拉古沙人。)但在那些自以为是、盲目乐观的公司里,发给那些前线侦探的信息跟电影《搏击俱乐部》里的第一条规则一样:搏击俱乐部的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谈论搏击俱乐部。在那些自以为是的、盲目乐观的公司里,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谈论问题。 “无问题公司”的第二条规则是,绝不成为向老板报告坏消息的人。在“无问题公司”里,惯例是对报信人表示愤怒。对于那些标榜自己在努力适应变化的公司,却否定那些向老板报告重要坏消息的人,这样的行为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样盲目的自我认可方法往往产生致命的后果。群体思维以及内部异见者产生的被迫趋同心理压力可以解释历史灾难的原因,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的悲剧到美国入侵伊拉克事件,都是如此。瑞典瓦萨号战舰与拉古沙寓言故事巧妙地吻合——俨然其绝妙的翻版。 瓦萨号,一半是战舰,一半是国家的象征,在瑞典国王古斯塔乌斯?阿道弗斯的命令下建造。瓦萨号由瑞典最好的木材制成,于1628年8月起航。仅从泊位出发航行了一小段距离,鸣放了两响礼炮……这艘强大的战舰就快速下沉了。 是什么地方出了错? 首先,国王古斯塔乌斯?阿道弗斯自以为是地重新设计了战舰,修改了战舰的一些规格。额外增加了一个炮台以及一些重型枪支,为的是和同期一艘丹麦战舰媲美,国王进行了一些不受技术支持的改变。没有人愿意和国王争论。 瓦萨号下水之前,海军对其进行过一次稳定性测试:当战舰还是安全地停泊着的时候,30个人在甲板上来回地跑动。遗憾的是,人们不得不在测试完成前停下来——战舰太不稳定了,有翻船的可能。但国王却在等着这艘一流的战舰表演,所以尽管测试失败了,瑞典海军上将还是批准了瓦萨号下水。船下沉时,大约有50名海员丧生。(当然了,像那样的事情从未在公司内发生过。)

今天,很难想象任何一个以知识为竞争武器的组织——无论是管理顾问公司、广告代理商、律师事务所、大学,还是政府机构——没有至少和拉古沙人持平的知识共享能力。如果你的机构还没有这样的网络,那就建立一个。如果已经有了,就改进它:使之更快、更集中、更实用。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家公司都需要建立一个早期预警系统。把握时机,就有更多的时间将危险化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