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关于动荡、生存与应变:金玉良言》
丰田主管如实地背诵了早已准备好的答案——他给所有从美国来丰田城寻求原因的采访者都是同样的答案。 其中一个原因是,丰田要求他们的雇员在申领一只新的铅笔前要把原来的铅笔用至很短的小截。 我如实记下这个原因。但觉得他肯定是在开玩笑——要不就是译员翻译错了。难道丰田打败了福特、克莱斯勒和大众是因为铅笔吗? 另一个原因是丰田与其供应商关系密切,以至于配件都是即时送达装配车间的。 我也记下了这个原因。但即时生产系统或日式经连会结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采访结束后,他们带我参观了装配车间。就在那时我知道了真正的原因——这是其他采访项目无法表现出来的。 装配线呈现了丰田的真实风貌。 我能看出人机工程学与质量工程学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节省成本,后者产出品质优良的汽车。问题的关键是,不是在两者之间进行取舍——而是两者兼得。丰田系统产生了高品质和低成本。这就是改变汽车竞争格局的因素。
![第27节:从不可兼得,到同时拥有(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53034768940.jpeg)
在原有的格局中你不得不作出选择。如果选择高质量,你就必须支付高价格。如果你只买得起一辆便宜车,你就必须接受低档质量。那是一个必须进行取舍的情形。丰田消除了这种情形。你可以同时拥有高品质和低价格——你可以两者兼得。 常规商业策略让世界变成一个矩阵,一个可取特征横向排列,另一个可取特征纵向排列:速度对准确率、质量对惯例、网络对印刷、虚拟对现实。常规商业策略以直线的方式解读矩阵:你必须选择自己想优先考虑的特征。 参观丰田装配线之后,我在不停地排列矩阵——但我是从对角线开始解读它们的。这甚至对《快公司》杂志的定位有所帮助。《哈佛商业评论》是教育性的杂志,不具有娱乐性;《财富》以及其他一些商业杂志提供娱乐却不提供商业教育。《快公司》杂志将矩阵从对角线切开:我们的定位是教育娱乐商业类杂志。 斯柯特?菲茨杰拉德说过,“测试一流智商的办法是,看头脑中是否能同时容纳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看大脑是否还能正常运转。”他基本上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