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关于动荡、生存与应变:金玉良言》
1越是紧张之时, 越需要放松自己 故事发生在1986年,地点是联邦德国首都波恩。在联邦议院的一间私人办公室里,我穿着自己最好的西装三件套,系着为出席那个场合而特意购买的布克兄弟牌领带,坐在正式会议桌的末端。 受《哈佛商业评论》杂志的派遣,当时我正等着采访联邦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我事先把要提的问题列在一叠黄线拍纸簿上,为的是一目了然。我插上录音机的电源,把它放在一个“战略性”的位置——我认为施密特总理会坐的那张椅子一旁的桌子上。录音机的位置我事先估计过,很合适,我可以一边微笑着注视施密特,一边查看录音机。我需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端坐在那儿,整个采访过程中都保持这个姿势,不要让录音机出现故障。由于头天晚上从波士顿飞到波恩,此时的我发疯似的出现时差反应的症状,头脑里不停地出现采访过程中可能出错的环节——以及出错将意味着什么。 就在赫尔穆特?施密特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我意识到本次采访注定会以失败宣告结束。 我的方法是错误的。

我的心态是错误的。 如果不在接下来的几秒钟里采取行动,不仅本次采访会以失败告终,而我也会遗憾终生。 先来讲一下我是怎么得到这次采访机会的。 在此次联邦德国之行的前不久,才华卓越而性格乖戾的营销宗师特德?列维特接任了《哈佛商业评论》的主编一职。我在那里的职位是助理编辑,处于职位等级的最底端。我内心中对出版界那种令人窒息的自满感到厌烦。 特德对《哈佛商业评论》的评价跟我一样,他将其描述为“唯一一本由不会写作的人为从不阅读的人而出版的杂志”。特德刚接手主编一职,就开始着手重新评估编辑职位及要求的能力,并重组编辑部门。他的待办事项清单的头一条就是从杂志社内部选出一位新执行主编,作为员工最高职位头衔。当特德面试我,问我对未来的打算的时候,我说出了令自己都感到非常吃惊的话:“要是竞聘不到这个职位我就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