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基业长青企业员工秘笈: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帕根把行动重点放在了抵制最强烈的美国,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雀巢公司的批评意见,开展大规模的游说活动。同时组织有权威的听证委员会,审查雀巢公司的销售行为,使舆论逐渐改变了态度。 在此基础上,帕根建议公司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他建议不要把发展中国家单纯看成产品市场,而要从建立互利互惠的关系着手。于是,雀巢公司每年用60亿瑞士法郎从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每年拨出8万瑞士法郎,帮助这些国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聘请100多名专家,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种职业培训班。

这一系列活动,使雀巢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树立起良好的形象,销路大增。很快,雀巢公司的年营业额雄居世界食品工业之首。 (2) 安妮?马尔卡希,24岁进入老牌复印机生产商施乐公司,担任底层销售人员,后来一步步晋升到部门经理、地区经理、大业务部门经理,一直到公司副总裁、总裁。2001年8月,马尔卡希被施乐公司董事会任命为总裁兼CEO。当时的施乐已近乎穷途末路,丢掉了90%的市场份额。 3年后,马尔卡希带领施乐成功走出困境,被著名的《财富》杂志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女强人。 有人形容安妮?马尔卡希就像一个农民,将一头陷在沟里不能自拔的牛拉了出来。其实,那是在一次商业集会上马尔卡希得到的一个建议,后来成为她本人最信奉的行事准则。当时,有个人对她说,“每当事情变得太棘手,让你觉得无能为力时,你就想你需要做三件事:首先,把母牛从沟里拉出来;其次,搞明白母牛怎么掉进沟里的;最后,确保你已采取了必要的措施,让母牛不会再掉进沟里。” 马尔卡希认为,这虽然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寓言,却足以让职场中人琢磨一辈子。 海默锐评 帕根拯救雀巢的商业案例,已成为商业史上一部经典的“救火”教科书。而“沟中母牛”的寓言,也已成为施乐公司领导团队的口头禅。每当马尔卡希谈及施乐公司的转型,都会从沟中母牛讲起。这个语言的寓意是:第一要生存,第二要想明白发生了什么,最后要从中吸取教训,设立醒目的标记,永远不重蹈覆辙。换个更好理解的比喻就是:先救火,再调查失火原因,最后考虑怎么预防火灾发生。一个优秀的“救火队员”,会把这三步一一做到位。 称得上“救火队员”的员工,是每个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他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旦企业遭遇困境,需要有人力挽狂澜的时候,他们就挺身而出,彰显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