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的砝码:二十几岁痴迷于学习吧》
在外资企业,无论你是老板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是平等的。评价如此波动巨大,职衔自然也会瞬息万变。因此,实际上一般会直呼其名,而不以职务称呼人。 外资企业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凭依"时价"而生存。不仅是员工,就连企业本身、事业本身也都受"时价"左右,而被买来卖去。
![第22节:常思自身能力,不看阅历看‘时价‘(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5461538266705.jpeg)
对二十几岁的人来说,靠"时价"来评价的时代已经来临 即使在日本企业,猎头现象也已经习以为常。尤其以泡沫经济崩溃之后的金融不稳定为契机,最近,变卖企业、事业的情形等屡见不鲜,某一天"不断有员工调职(此时应该说成跑过去吧)到竞争对手的公司",这样的事态也在频频发生。 几家商社曾经视对方为竞争对手,针锋相对过,突然听说要合并,几家商社的职员们都会为之错愕不已。城市银行等等,已经无法再合并下去了。是全体员工整体调入曾经是竞争对手的公司,这可不是简单的搬迁。 对于员工而言,也会觉得始料不及。对方的企业文化完全不同,从单据的填写到差旅结算方式,无一明了。热爱公司的精神、对于公司的忠诚等等不但无济于事,反而还会起到阻碍作用。 今后,变卖企业或者事业的情形还会不断增加,日本大型汽车制造商N公司把自己卖给了外资企业,日本最大的重型电机制造商也将它的事业部门转让给了别家公司。一心想要摆脱不盈利部门的企业层出不穷,所以,抛售事业部门的情况还会接二连三地出现。 当然,这些部门所属的职员就会遭到解雇或者另谋出路。而到了此时,即便想要说"我不愿意",也说不出口了。 即便面临这种状况,我也不会觉得如何不幸。当然,那些被一起抛售出去的员工们,也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不幸吧。相反,他们也许会松一口气:"太幸运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本来是要被裁员被解雇的。这一点我很清楚。与其失业流落街头,不如继续自己做惯了的工作,谁都会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