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人 京津浙商乐当藤蔓经济牵线人



  日前,浙江省领导赴京、津考察,并与两地浙商进行座谈。在京、津的浙商有近80万人,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200亿元。

  本刊记者 楼方芳

  10月15日早晨,天气晴朗,温暖的阳光撒满了整个北京城。这一天,王燕早早地起了床,特意从衣柜里挑选了一套最喜欢的正装穿上,轻轻地理了理碎发,欢快地上了车。已经入秋的北京有丝丝的凉意,但王燕的心却是暖暖的,还带着些许激动。因为今天来自娘家的领导们——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率领省党政代表团,特意到北京来看望他们这些在外漂泊的“游子”,作为嘉美东方教育投资集团董事长的她有幸成为了在京浙商代表中的一员。

  刚到接见现场,王燕发现,虽然离浙江省党政代表团的领导们到来还有一个多小时,但参加这次会议的浙商代表早已全部到齐。而且平时着装休闲的浙商们,今天个个西装革履,精神抖擞。交谈间大家都难掩内心的兴奋,有的浙商还时不时地到门口张望。

  “来啦!来啦!”随着叫声,大家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纷纷朝门口涌去……

  浙商在京、津表现抢眼

  “赵书记很平易近人,一来就和我们一一握了手。”咸亨酒店北京分号总经理岳岱回忆道。“赵书记告诉我们,希望我们能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弘扬浙江精神,继续保持和发扬浙商‘藤蔓经济’的传统特色,既为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又心系家乡,关心支持、反哺回馈家乡建设;要促进京、浙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赵书记的话很切合实际,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开会研讨的内容。”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浙商在京投资已逾2000亿元。银泰集团在这里走上了国际化道路;南城“浙江村”在京温服装批发市场、北京丹陛华大厦等一批全国知名市场的带动下,已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窗帘、床上用品、服饰及布料批发集散地;京郊的大兴、顺义成为浙商新的工业制造基地;浙江宝业建设集团进入北京建筑市场以来,先后承接了北京奥运篮球馆幕墙工程、奥运棒球场钢结构工程等精品工程,成为北京建筑行业的耀眼明星……

  北京市委副书记王安顺称,浙商目前在首都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地域性商业群体之一。

  在天津,浙商的表现同样抢眼。目前,在津浙商共有20万人,创办了6000多家企业,累计投资额逾1200亿元。所涉行业包括房地产、轻工业、商贸物流、高新技术、专业市场等多个领域。浙商还及时抓住了滨海新区开发的新机遇率先投资,天津浙江商会牵头组织筹建天津浙商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率先在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兴建由26层和30层两座塔楼构成的滨海浙商大厦,目前已有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等百余家知名浙江企业入驻。现代集团、中天建设等多家浙江企业目前均有项目落户,成为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生力军。

  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在接见现场评价天津浙商是一支“有形象的、规范的、有社会责任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他希望在津浙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津浙两个家乡的繁荣稳定做更新更大的贡献。

  两个“家”都能大发展

  “我作为京、津两地的浙商代表,两次参加了省领导接见活动,感到荣幸和自豪。”宝业集团副总经理王烈铨表示,“我们愿意更好地为京、津和浙江的经济发展做好牵线人。”

  在外投资的浙商,有很强的“老乡观念”。外流的浙江民资就像无数条“藤蔓”,他们在外面吸收了氧料、水分、空气之后,又源源不断地把最精华的养料反哺给总部的“块茎”。

  岳岱清晰地记得,他刚来北京的时候,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北京有关领导关心和家乡的支持下,企业经过努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浙江和北京都是我的家,我希望这两个‘家’都能获得好的发展。目前我们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还把赚的钱在绍兴投资了一个7亿元的大项目,重振‘咸亨酒店’的招牌,并将之建设成为城市的会客厅。”

  天津现代集团董事长马成喜一直将家乡放在心里,并且已经将内心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中:他已经回乡考察了多个项目,并将进一步加快筹划和磋商相关事宜。

  “这次受接见的在京浙商代表基本上都是北京浙江企业商会的会员,大家认真聆听了京浙两位书记的讲话。今后,我们商会将以更广的视野和更高的境界,报效好两个‘家乡’,为京浙两地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北京浙江企业商会秘书长方杰告诉《浙商》记者。

  引资与引智并重

  作为此次考察行程中的重要一环,10月16日,与浙江省党政代表团一起来京的浙江省经贸代表团和在京中央直属企业、大型国有、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和环渤海地区的各界人士共聚一堂,举行浙江(北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洽谈会。

 牵线人 京津浙商乐当藤蔓经济牵线人

  “有58个重点项目在本次洽谈会上签约,项目协议投资额667.64亿元。”方杰向《浙商》记者介绍,“这次签约的合作项目规模比较大,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达21个,项目主要涉及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

  据悉,在这次签约的重点项目中,国企(央企)项目有26个,占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64.49%;民企项目20个,占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27.87%;科研院所(校)项目12个,占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的7.57%。其中科技合作项目的合作对象主要有中科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并在浙江的嘉兴、绍兴等地设立了高科技园区,引进了一些浙江省急需的科研成果和高端人才。而浙江的企业也有项目在北京落实。

  据有关部门介绍,现在浙江省正在规划建设浙江省科研创新基地,浙江与北京、天津之间的科技合作将更加频繁、紧密。

  (天津浙江商会刘学宁、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凌莲莲对本文亦有贡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3046.html

更多阅读

马云为什么成为首富 当浙商成为首富

  文  本刊记者 阮加文  直到不久前,人们还认为只有在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企业主人——荣智健、黄光裕们,才可能坐上各类富豪排行榜的头把交椅。但现在,一个23年来始终沉迷于饮用水生意的实力玩家——宗庆后也踏进了这个金钱游

2016风云浙商颁奖典礼 风云浙商 陈爱莲“造车第一人”

“没有爬不过的坡,没有过不了的坎”。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总是这样以她的自尊、自立、自信、自强面对创业的艰辛,逐渐成为中国民营女企业家中的“造车第一人”。   陈爱莲站在“2004年度风云浙商”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因授

弯腰低头头疼 浙商低头求教苏商 亿万富翁弯腰给人擦鞋

昨天,浙商苏商交流会在南京举行,两地的知名企业家们坦诚对话、互述衷肠。浙江的亿万富翁甚至当众弯腰、下蹲,给苏商代表擦起皮鞋来,称要学习苏商扎实、肯干的特点。 据了解,此次会议上,苏商的代表们夸赞浙商,他们认为浙商是从无路中硬走

声明:《牵线人 京津浙商乐当藤蔓经济牵线人》为网友爱情丶后八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