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志强(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书名:《妙趣横生博弈论》
◆著者:(美)阿维纳什 K. 迪克西特、巴里 J. 奈尔伯夫
◆译者:董志强、王尔山、李文霞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8月
◆定价:48.00元
我曾经写过两本博弈论的通俗读本,读者还算喜欢,所以常收到一些来信,很多人问及这样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博弈论帮助我们做出成功的决策?
回答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深深知道,成功的博弈需要经验。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知识与成功的关系:人类的知识可分为经验、技术和智慧,但个人的成功必须依赖经验;有经验的人可以比有技术而无经验的人更成功;不过,有经验之人只知事物之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有技术之人则兼知其所以然,所以有技术的人更聪明。
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技术”,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理论”。掌握理论者确实更聪明,但他们不如有经验者更容易成功。譬如一个从不练球的物理学家,他比一个乒乓球选手更聪明,更懂得击球的力学原理,但他肯定打不过训练有素的乒乓球选手。理论的功用在于,通晓力学原理的乒乓球选手可能更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更快地提炼经验并创造性地悟出新的打法,形成新的有效经验。
所以,成功以及成功的博弈,需要经验支撑。然而经验却需要在人生漫长旅途中逐渐积累。年长者比年少者在处理竞争与合作问题时往往更游刃有余,倒不在于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博弈理论,而在于他们有着更丰富的经验,更加深刻地领会策略的艺术。
好在已经有两位优秀的博弈论学者为我们分享他们在其漫长的人生中所领悟的博弈的艺术。年龄的增长让人思想更趋成熟,也可以让人更加明白人生成功的艺术。当著名的《策略思维》一书出版时,奈尔伯夫与现在的我同龄,他的老师迪克西特刚刚47岁;我们看到的是一本有些锋芒毕露的强调人际竞争的更关注于博弈理论的通俗著作。光阴荏苒,当他们再度联手完成这本《妙趣横生博弈论》时,迪克西特已经六十有四,奈尔伯夫也五十出头,我们明显感受到这本新书更加韬光养晦,充满了宽容、温情以及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更多地强调了人际合作(虽然也有竞争),在关注博弈理论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了博弈的艺术。
是的,博弈论本来就是科学的理论和行为的艺术。它不应该只是乏味公式,而应该拥有丰富的情感;它不应该只局限于竞争,更应着眼于通过竞争展开合作。博弈论不应该被理解为阴谋诡计、小聪明或厚黑学。如果只想着把博弈论用于人际斗争,那只是博弈之术;只有理性地融入社会,才是博弈之道。“术”的博弈只是嵌入在“道”的博弈中的一个小博弈,见“术”而忘“道”,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如两位作者在书中屡屡提到:人生中总是存在更大的博弈,个人的决策不应该只着眼于一个小博弈的胜负。
我读这本书,总是心有戚戚焉。两位作者写道:“在本性上,人们都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理解和自身的需要。但策略的艺术要求去理解他人的立场、观念以及看重什么,并运用这种理解来指导行动。”以更理性的方式融入到一个互动的社会之中,而不是试图单方面地把个人意志强加或凌驾于社会之上,我想这也许就是博弈论能够告诉我们的最为重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