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希堂:从科技人员到管理者的华丽转身



  文/本刊记者 韩言铭

  风险投资商最怕的就是技术出身的管理者不能完美转身。北京科美生物的CEO应希堂是个例外。

  他带领的科美生物已经获得两轮风险投资商投资,按计划公司2012年要上市。公司能够快速成长得利于应希堂思维的转变,2002年他在北大上了MBA的课程。“通过MBA的学习,我的观念有很大的改变,技术变成了一种工具,企业家应该是整合资源的高手。”从那以后应希堂在注重技术的同时也着手进行管理改造。

  创新基金救了科美

  在1999年创办科美之前,应希堂已经是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的一把手。他说,“在国有体制里面说话的方式都得注意,限制了发展,于是想出来做些事情。”大学毕业后,23岁的应希堂就被分配到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从那一干就是10年,从小职员到一把手。

  出来自己干事业,并非想象中的这么容易。应希堂回忆:“那时得到了301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振甲等专家的支持,在企业困难时期,一些老研究人员和自己都把家里财产拿到银行做抵押贷款。真的很感谢他们。”

  最初,企业在几间平房里办公,很多时候,发工资都成问题。2002年科美生物通过申请得到了科技部创新基金的支持。“创新基金60万,加上北京市政府的配套的30万。可以说是雪中送碳。” 应希堂说,“这对于企业的科研和发展功不可没。政府通过这种形式补助、支持企业也是很好的一种途径。如今,通过政府扶持的科美生物依法纳税、扩大了规模,解决一些人的就业问题,这些都是在回报社会。”

  入住中关村,谈到园区对企业的服务时,应希堂对园区提供的服务很赞赏。他说,中关村有很好的经验,每年都会推荐可以产业化的项目,如生物医疗行业里的项目。企业申请可以获得支持,给企业很大关注,给不少项目让企业做。第二,组织支持成立一些行业、服务组织,如中国生物技术外包联盟,北京生物研究中心等交流平台。第三,组织一些科研院所跟企业对接项目,政府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此外,还有一些信用评级、信用银行贷款等。值得一提的是,科研项目转化的退税支持政策,高达32%。享受该政策的条件是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依法纳税;这个项目是经过评审列入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这个项目相关产品带来的收入。这样企业享受政府的政策支持,有一个比较好的规则,这样有效。

  管理出成效

  在创业初期,遇到困难时,很多员工和股东不再相信一个技术出身的人能够靠此前研发的一些产品和一些听起来很美妙的梦想带领他们走得更远。科美生物研究主管换过好几个,“都不是我主动换的,是他们觉得自已做得不太好,才离开的。” 应希堂反思,“确实,不能为技术而技术,要大路货,要适合市场的才能生存。这些科研主管都博士毕业,不是没有才华。是我们方向不对。”

  转机出在思路上,2002年去北大读MBA,这个让应希堂认识到,中国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从技术人才、销售人才转型过来的,对企业来说,技术是工具,管理更重要。退一步说,技术可以自己研发、可以购买、可以合作。现在科美也是这样的,自己研发一部分,和清华合作一部分,也在美国买。现在不仅从美国买技术,还购买生产线。作为一个企业就是要做资源的整合,获得投资人的支持,政府的支持,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引进我们管理人员的理念。尤其是大学教授、科研人员不能为技术而技术,我国有很多这样的失败案例。技术本身是一个工具,一个团队就需要管理。目前,科美也是采取科研团队作战,这个团队里甚至包括了会计人员。“学习西门子,引进一套科研管理系统。” 应希堂强调。

  目前中国体外诊断技术的中高端市场是被外资占领的,大家注意到中国发展国家,很多人是承受不了高额费用的。而中国的国策说要保证中国基本的卫生需求。现在的规模小,近万家企业,但是规模上亿的企业很少了。竞争走向合作、合并,形成几个大企业,象西门子、罗氏、雅培一样掌握核心技术、管理有效、有资本支持的企业,会取得先机。

  引入投资,加强管理之后,公司的专利数也是直线的升,到目前为此,取得近百项专利,而此前的几年不过几项。不过,应希堂有清楚的战略,“企业得明白申请专利干什么?就是为了得到相应的保护,让别人不能轻易仿制,专利战略服从企业战略。科美的远景是创新引领中国诊断行业。守住中国市场。”

  “美国专利多,我们引进需要的。与此同时,我们研究出来的产品,让辉瑞来加工,跟美国、瑞士联合加工产品,我们向它们采购。关键是要紧扣市场。致力于新产品,新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就不用再当心竞争了。”

  科美生物成立于1999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专业生产临床和科研及实验研究产品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美生物主要产品包括化学发光类、放射免疫类、生化类等百余种产品,公司属中国首家通过GMP认证企业,其自行开发的化学发光诊断技术填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应希堂:从科技人员到管理者的华丽转身

  2007年6月,科美生物曾获得美国中经合集团、西门子创业投资公司(SVC)以及软银中国共500万美元的联合投资。

  2008年10月,科美生物又获得了由马丁可利中国基金领投,中经合等第一轮投资者跟投的1650万美元投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3131.html

更多阅读

周玉堂:从IT业到农场的另类创业路

创业的热潮似乎总是集中在高新科技业、金融业这些高成长、高回报的领域,而IT业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但是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在金融海啸之下,有人却反其道而行,从IT回归最原始的农业,从写字楼到玉米地,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德领国际任晓琳:从IT业到传媒的华丽转身

        一个在IT行业打拼了10年的业界精英,事业正如日中天的她,2008年岁末却完成了华丽转身,毅然走向了一个全新的传媒领域,她就是现任德领国际文化传播总裁——任晓琳。近日她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任晓琳,知性干练,具有

第49节:从业务骨干到主管的成功转型(43)

系列专题:《从业务骨干到主管的成功转型》  与团队进行沟通  你负责的部门构成第一道防线,提醒你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你的首要攻击部队,他们要采取实现目标的行动。作为主管,你成功的基础是具体负责部门的力量。关于这一点有很多内

第48节:从业务骨干到主管的成功转型(42)

系列专题:《从业务骨干到主管的成功转型》  记住,要短小精悍  如果你更多地关注内容,而不是方法,就会避免犯在讲话中包括更多细节的错误。在使用PowerPoint幻灯片的年代,很多发言人使用一张接一张的幻灯片使观众目不暇接。够了!好好

第47节:从业务骨干到主管的成功转型(41)

系列专题:《从业务骨干到主管的成功转型》  对你想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  帮助客户准备重要讲话或会议涉及恰到好处沟通的本质,我经常问他们想要在会上达到什么结果。为了使他们的预期结果清晰可见,我又接着问,“你希望听众的想法是

声明:《应希堂:从科技人员到管理者的华丽转身》为网友休莫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