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次山去哪了 阮次山VS宋鸿兵 问道中国



  一个是资深传媒人,一个是金融界黑马,对世界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一个用舒缓的语调表达了乐观的希望:“中国的运气很好”;一个犀利地分析中国的处境:“这是我们翻盘的唯一机会了。”

  主持 本刊记者罗影

  嘉宾 阮次山 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首席时事评论员

  宋鸿兵 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

  文|本刊记者 罗影/ 图|本刊记者 梁海松 出处|《英才》杂志11月刊

  国庆60周年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21世纪的综合实力,中国的经济、金融虽看似站在第一阵营,却常常被关在“核心俱乐部”门外,任由“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欺骗、嘲弄。面对这种现状,任何一位希望中国进一步发展的中国人,都要问几个为什么。现在,中国人在金融领域最缺乏的是什么?为什么中国“100年来没有创新”?中国是世界工厂还是领跑全球经济的“两条腿”之一?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而言,是否是一个良机?中国离主流大国的距离还有多远?这种距离是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还是民族心理上的?追赶的时机到了吗?中国何时才能成为世界的“彼岸”?

  带着众多疑问,《英才》杂志邀请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首席时事评论员阮次山与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宋鸿兵对坐而谈,纵论从人民币汇率到G20、从制造工厂到新能源机会、从爱国主义到金融规则等话题。香茗一盏,思绪万千。

 阮次山去哪了 阮次山VS宋鸿兵 问道中国

  一个是资深传媒人,在30多年的传媒生涯中对话过很多世界政坛明星;一个是金融界黑马,3年内发表了两部影响广泛的著作:《货币战争》和《金权天下》;二人在京城一个寒风之夜,酣畅淋漓地交流对世界及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的看法,一个用舒缓的语调表达了乐观的希望:“中国的运气很好”;一个犀利地分析中国的处境:“这是我们翻盘的唯一机会了。”

  一种政治上的交易

  美元不过是一堆纸张而已,为什么我们要用人民的血汗来换这堆绿色的纸?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购买力、一种政治谈判的砝码。

  主持人:前两天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说中国政府没有操纵汇率。而过去4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了21.2%。对这种趋势和美国的表态,二位有什么看法?

  宋鸿兵:这是一种政治上的交易。美元在持续贬值,为什么中国还要增持美国国债?这是对美国的一种帮助,相应地,美国的回报就是,表示“中国没有操纵汇率”。但这么做是否值得?对美国来说,它什么实际的代价也没付,只是说了一句话,中国就要拿真金白银跟它交换。我觉得这种做法需要商榷。

  阮次山:中国手上有8700多亿美元外汇,如果兑现1/3,美国能受得了吗?事实上,美国人知道,中国现在手上有的筹码,已经不是他们能控制的。

  不过,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还不能不买美国债券,我们要继续用庞大的外汇储备来做筹码。想当年中国完全没有外汇储备的时候,国际上所有的交易都用美元,人民币没人承认,我们只能用大庆油田出的石油去换美元。

  其实,美元不过是一堆纸张而已,为什么我们要用人民的血汗来换这堆绿色的纸?因为,它代表的是一种购买力、一种政治谈判的砝码。人民币在升值,潜在的购买力也在增加,总有一天,我们要变成一个被人家认可的市场经济国家,人民币要实现自由兑换。

  主持人:二位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怎么看?

  宋鸿兵:说到底,一个国家的货币有没有购买力,跟这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有关。比如二战之前的德国。希特勒上台之后面临一个问题,缺少英镑和美元这样的外汇,但当时的德国有非常强大的生产力,他们绕开国际货币结算体系,直接用自己生产的产品跟相对应的国家交换。就像刚才阮先生提到的,为什么我们以前必须用大庆石油去换外汇?因为你拿不出别的有竞争力的东西。

  但现在,中国制造的一系列产品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是工业制成品,在这方面的贸易,我们有能力要求用人民币结算。中国现在的确在做这个事,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自由兑换的一种可行思路。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人民币的抗风险能力必须增强,越是自由的东西,抗风险能力越要高。就像互联网,是一个全开放的系统,所以防火墙就非常重要。

  主持人:那你认为我们的防火墙做好了没有?

  宋鸿兵:从金融体系角度来说,中国的防火墙做得还远远不够。别看工商银行在世界上的市值排名已经是前几名,但这个指标只能衡量体重,衡量不出来健康与否。金融机构之间比的并不是资产量,而是各种软实力。西方的银行机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网络遍布世界各地,而中国的银行体系虽然很大,但在全世界没有网络,没有信息中心,所有资金的结算转换都要通过欧美控制的清算中心,我们的信息对它来说完全是透明的。而这些清算中心不是共有的,谁掌握了国际清算中心,谁就能控制住全世界的金融网络。

  主持人:中国在金融方面跟西方还有很大差距,那么,在政治方面呢?

  最近的G20峰会,有人说实际上只有“G2”。

  阮次山:不管是最初的G7、G8,还是现在的G20,这种峰会仅仅是若干个经济体之间意见的交换。现在中国的经济实体强大了,我们握有足够影响美国的经济力量。比如,美国的民间消费品80%来自中国,我们的消费品质量好、价格低。比如说玩具,如果不从中国进口,一是货源没有保证,二是整体价格就要上升,那样美国人的消费能力起码要降低20%—25%,这种情况是美国人不想看见的。所以现在中美两国的交往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对我们也越来越友善了。奥巴马在上台以后,提出一个概念说,全世界在21世纪只有两条腿走路——中国和美国,而且,中国这条腿还稍微长点。

  主持人:宋先生也觉得中国这条腿更长一点吗?

  宋鸿兵:G2这个概念应该是尼尔·弗格森提出的。我跟他聊过一次,他认为要实现G2,取决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必须无条件的持有美国国债,并满足于大量、廉价的出口,牺牲环境、牺牲劳动力,生产出10块钱的产品,8块钱利润都被美国拿走,从美国得来的外汇还要反过来再去买他的国债……必须形成这样的循环,这个婚姻才稳定。如果有一天中国觉得吃亏了,想打破这个平衡,双方的关系就会破裂。主持人:刚才阮先生讲到美国已经离不开中国质优价廉的制造品,这种情况跟你之前提到的“德国靠强大的生产力进行国际交换”的概念相同吗?

  宋鸿兵:我认为不太一样,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着很大隐患。当年德国的技术和产品都是自己的,但中国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密集、廉价的劳动力,不掌握高端的技术专利、品牌营销等利润最丰厚的部分,我们是很吃亏的。

  比如说东风汽车。根据我们的研究,东风汽车现在所有车型的生产都是合作,如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都是50 50的合作关系,日本人掌握着生产技术、零配件的供应等核心环节,中国人只负责销售、组装等低端环节,利润最多一人一半。但长此以往,中国让出了市场,却并没有得到技术。现在,中国汽车市场全被人家瓜分了,日本和德国的汽车占据了中国90%的市场,我们却没有开发出自有品牌的汽车,因为我们的生产体系已经被别人肢解掉了,即使我们能研发出少量产品,也无法应对强大的对手。所以我认为,中国未来的汽车产业已经没有希望了,至少传统的汽车行业已经全军覆灭了,只有在微型车、电动车等目前还没有进入生活主流的领域能稍微有一点生存余地。

  阮次山: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比较乐观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社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下子跨越,过去日本还练了40多年的兵,我们现在也在练兵阶段,但要尽量把练兵的时间缩短。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相信从邓小平以来历届领导“先发展经济”的思路是对的,而俄罗斯先发展政治的思路是错的。

  中国模式3.0

  以前思想界普通认为美国就是我们的“彼岸”,但现在看来,中国应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新的“彼岸”。

  主持人:刚刚过去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是否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宋鸿兵: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对大国之间的关系有一些影响,比如中美关系。在这次危机中,中国受伤相对较轻,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被人忽悠进去,危机就爆发了。这是我们的幸运,现在中国显得有点一枝独秀,所以其他一些国家见到中国就像见了救星一样。

  阮次山:很多人都说这是中国模式,但其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中国模式具体是什么。

  宋鸿兵:建国后的头30年,我们走的是“中国模式1.0”——苏联和东欧的道路。随着苏联解体,这条道路走不通了。随后是“中国模式2.0”——西方、美国的道路,现在碰到金融危机,华尔街这个“彼岸”塌了,这条路也不通了。现在,我们应该摸索出一条“中国模式3.0”的道路,这是一个未来时。

  中国改革的目标在哪里?之前思想界普通认为美国就是我们的“彼岸”,改革开放就是过河,过河之后最终目的是到“彼岸”去。但现在看来,可能我们永远游不到彼岸,也不应该游到那里,毕竟国情和资源都不一样。我认为,中国应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新的“彼岸”,让别人追随我们的模式。我们要有信心,中国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未来世界的标准。阮次山:所以邓小平讲“中国特色”这个词是非常有创意的。中国特色是我们的财富。到目前为止,我们走自己的路是走对了。过去我们的经济没有搞好,所以对自己没有底气,有人讲: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就有风险。当然,买美元有风险,卖美元也有风险,世界上任何经济行为都有风险。就像一位经济学大师说的,这世上只有死亡没有风险。

  宋鸿兵:对,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一次赌博,如果没有自信、老是怀疑自己,一个选择也不敢做、一步也不敢迈出去,怎么可能成功?

  主持人: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形势,不知道二位如何看?

  阮次山: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比较乐观的。至少未来一二十年之内,我们的持续发展没有问题。一二十年之后,就要看下一代了,如果下一代能培养出“大国民”的气质,以后中国的发展会更好。至于世界经济的恢复,我觉得有点积弊难除。你看美国人现在的心态,还是延续过去那种,只看利益,不怎么看社会责任。

  宋鸿兵:对这一点,我的观点很明确,美国和欧洲的复苏必然是一个长期、漫长、痛苦的过程,这与欧美的人口结构有关。根据美国劳工部的统计,美国人一生的收入和消费最高峰是在47岁,之后,美国人就开始考虑退休和养老。2009年,正好是1962年美国婴儿潮下滑拐点时出生的那一批人年满47岁的时候,这批人占美国人口的1/3,除了上述那些因为自然体能原因引起的消费欲望下降,他们在去年的危机中也损失了很大一部分财富。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将遭遇一个剧烈下滑的消费周期。

  欧洲跟美国的情况很相似,战后出生的人口高峰,现在也都即将进入消费顶峰之后的下滑通道。由于这个基本问题,欧美没办法做到持续增长。现在美国之所以出现了一些复苏的绿苗,完全是政府的财政刺激造成的。就像一个快断气的病人,政府给他插了呼吸机,能暂时维持生命,但并没有激活病人的自主呼吸,也就是说,民间投资等各方面没有跟上来——他们不敢投,投了以后卖不出去——这时候政府就退不出来了,只要一拔呼吸管,这个病人还会再次病危。这样看来,美国政府面对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退出,要么就得年复一年的投重资、搞大赤字,国债迅速上升。这就会引发投资者对美元国债信用体系的动摇,不敢再持有美元国债。而投资者一旦卖出美元国债,美国政府没有办法,只有美联储自己照单全收。那时候的唯一应对措施就是基础货币更加的放量,而越放量,投资者越不敢持有,最后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样的情况并非没有先例。1994年,日本达到人口顶峰,随后就陷入了十几年的经济衰退。日本跟美国一样,原本财政是盈余的,后来为了刺激消费,使劲花钱,现在政府国债已经是GDP的160%了——这是全世界最高的数字。有个笑话说,日本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出钱修高速公路,把高速公路从东京一直修到海边,结果在路的终点处,海边只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小商店。

  最后的翻盘机会

  如果我们这次再不吸取教训,不严格保护自己的利益,就会再次白白葬送一个行业,而且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主持人:很多人拿中国跟当年的日本比较。

  阮次山:我觉得日本的运气不好,因为当时日本的基础建设已经接近饱和,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只有重复没有益处。而现在中国还有很多内需可以开发,比如中西部,这时候刚好可以发展。我们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内需型的经济体系。我觉得现在中国的情形有点类似1932年之后的美国,如果我们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未来的发展很乐观。

  主持人:日本新首相上台后,对中国的态度比以前友好多了。

  阮次山: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是汪道涵老先生以前跟我讲的。1982年的时候,上海要发展汽车产业,汪先生邀请了日本三大汽车公司的老板到中国来,那时候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不到400元,日本人短视,三个老板都拒绝跟中方合作。汪先生很生气,马上要外办安排他去欧洲,找几个欧洲大车厂谈合作。结果,欧洲三大车厂同时同意来中国发展。前几年有一次我从东京飞到北京,旁边坐的是丰田的一个副总,谈起当年的事情,他感叹说,这是日本战后犯的最致命的一个错误。现在来看,中国市场养活了多少欧美的企业?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只在中国赚钱。

  宋鸿兵: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中国的悲哀,街上跑的都是德国车、日本车,我们的自主品牌就完蛋了。中国这么大的汽车市场,几千、上万亿的一个行业,但似乎没有我们自己什么事,全是外国车在中国生产、在中国销售。现在中国只有一个翻盘机会,就是走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道路——电动汽车,像比亚迪。因为在这个领域大家都没有积累,从头开始,我们还有机会。如果这次再不能翻盘,这个产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定要严格遵循“市场换技术”,我让出1%的市场,就一定要拿到1%的技术,多少技术换多少市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全部开放,否则人家把这个市场占完了,还不把技术给你,你的自主品牌就完了,再有钱也搞不起来。

  阮次山:为什么说我对未来的发展乐观,因为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了这么一次全球金融风暴,全球能源危机逼着大家一定要做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最关键的环节是电池,电池里最重要的一种材料是稀土,全世界95%的稀土资源在中国,而且,中国在电池方面的技术一直比较先进。所以,美国现在跟我们私下协议,要在这方面跟我们合作。

  主持人:中国有技术、有资源,也有资金,为什么还要跟美国合作?

  宋鸿兵:普通商人都会这么考虑,但是政府不这么想问题。这里面有政治因素在起作用,我让多少股份给你,你得在其他方面给我一些利益。这个本来也正常,但应该拿到桌面上来谈,要用真金白银的东西来交换才行。

  这次中国政府再也不能犯错了,它必须意识到以前的那种做法错了。日本在电动汽车方面也有很长时间的计划了,如果我们这次再不吸取教训,不严格保护自己的利益,就会再次白白葬送一个行业,而且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3215.html

更多阅读

救救弈贝贝母女吧 弈贝贝去哪了

救救弈贝贝母女吧最近,因为偶尔看了弈城论坛上面由777hu发的一篇《有人看过弈贝贝的新浪博客吗?出什么事了?骂成这样了》的贴子,好奇地登陆了弈贝贝的博客,结果上面果然出现了几篇震撼眼球的博文。分别为〈警告胡煜清〉,〈胡煜清骗了企业

张悬说 张悬去哪了

张悬说:我的朋友曾告诉我,认识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抱希望地去爱他。后来我说,认识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抱任何希望地去爱一个人。包括你自己。张悬说:爱我,一次两遍。在当年我写了但没挑明的意思是,在那一次缘份里,用你愿意给的和我们

飞机去哪了 马航mh370唯一幸存者

爸爸去哪了?时间去哪了?时间进入2014年,这两个充满浓浓情味而略显感伤的叩问一夜之间爆红大江南北。当人们在稍带戏谑的文字中品味和咀嚼生活和人生的时候,一个“飞机去哪了”的讯问一下子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成为各大媒体竞相跟进的最辣

陕西富平县焦村5500万土地拍卖款去哪了? 陕西富平县地图

陕西富平县焦村5500万土地拍卖款去哪了?——富平县“焦村紫御台商城”住宅开发项目1、媒体采访富平县国土局拒绝提供任何关于此项目信息公开的文件资料。2、媒体采访东上官乡对于“焦村紫御台商城”相关批准资料拒绝提供,具有监管

马三立之后,相声的讽刺精神去哪了? 马三立经典相声

在相声茶馆遍地开花日益火爆、传统相声看上去迎来“文化复兴”的今天,“相声的讽刺精神去哪了”又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如今相声茶馆日益火爆,有人认为,“相声最大的问题是能否恢复它的揭露讽刺的功能。”连续两天“纪念马三立诞辰10

声明:《阮次山去哪了 阮次山VS宋鸿兵 问道中国》为网友男人也會心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