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变形金刚》影视营销
不捐钱,不捐物,欧特克用软件做成3D动画,教会杨柳村的老老少少自己动手盖房子。
这是一场“新公益运动”的开始。
用商业智慧推动公益创新,将深刻改变原有的公益模式——不再以救济、捐赠论公益,而是与企业的文化、战略和业务密切相关的公益,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生力、创新力和永动力。
公益需要商业智慧去“经营”。而推动它,则需要一种力量。N动力正是汇集了各方资源,了解真实的供求关系,通过强大的网络体系与创新模式,运用商业智慧来推动企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
采访·撰文/张思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杨柳村的老老少少几乎都会盖房子,不是古老的羌族房屋,而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最常见的轻钢框架房屋。羌族小伙子告诉记者:“这都是欧特克的哥哥姐姐们教的。”
今年9月24日,杨柳村终于落成,羌族村民们欢天喜地在新落成的村活动中心前举行祭祀仪式。作为被捐助者,他们重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园,而且新家抗震性强、保暖效果好、符合羌族民族特色;而作为捐助者,欧特克虽然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但在“马尔康方案”公益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推动了欧特克技术领域的创新,同时也提升了员工的创意能力。
欧特克(Autodesk)在设计软件领域的地位相当于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地位,其核心产品涉及建筑、制造、娱乐传媒三大行业,为何要跑到四川灾区教羌族村民盖房子?这一切源于“5·12”汶川地震。
“虽然捐钱也是支援灾区的一种手段,但是作为欧特克公司,以最擅长的方式回馈社会一直是我们所坚持的原则。”技术出身的欧特克全球CEO卡尔·巴斯一直以欧特克产品为荣,而且在他看来,“优秀的企业经营者应该懂得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回馈社会。”
2008年5月30日,“马尔康方案”正式立项,由欧特克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魏栢德和欧特克全球副总裁、欧特克中国研究院院长黄健铭亲自领衔。黄健铭联系了台湾“9·28”大地震后声名鹊起的建筑师谢英俊,还集结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有关专家和学者。
复制宜家模式——自己的房子自己盖
如果不是“5·12”地震,如果不是卡尔·巴斯坚持要用欧特克擅长的方式参与震后重建,恐怕马茂林永远不会走出上海的办公室,还在日复一日地从事自己的研发工作。
2008年6月18日,担任“马尔康方案”小组负责人的马茂林作为5人先遣队的一员第一次入川,在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与当地5名村民一起,10个人仅用5天时间就建造了一座30平方米、足够全村200户人使用的公用厕所。从未亲手盖房子的建筑软件工程师,在盖厕所的过程中累积了第一手实地考察资料。
欧特克向建设部申请执行的“马尔康方案”中,房屋采用了轻钢结构(钢材按照重量计算价格),因此这种房屋更为经济、抗震性也更好。除此之外也考虑到了当地的地貌特征、地理信息,以及羌族的建筑特色。最关键的是,由于震后灾区缺少劳动力和专业机械,所以要让村民自己参与到重建中来,这就需要一套简单可行的方法。“从宜家家居买的东西,回来都是自己组装,我们也要实现这种方式,所以每个部件都要在工厂里批量生产,然后拿到现场让村民组装。”黄健铭举例说。
“马尔康方案”的雏形来自于谢英俊,他的核心理念是:根据当地建筑特色,依据可持续设计理念,就地取材,协力建房。但这种理念却在实施中遭遇“瓶颈”。原因就在于,设计过程中村民们经常会提出一些意见,例如原来的方案中一层本是给村民养牲畜的,但村民希望新家的卫生条件能更好,甚至以后还能成为旅游观光的家庭旅馆,所以不希望在家中养牲畜。
如果采用传统的设计方式,每一次小改动都要设计师重新绘制无数张设计图,“你们尽快研发出新的工具吧,不然我们的工作量太大了!”设计师们面临的困境成为马茂林团队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给建筑设计师提供适用于震后重建的软件,通过软件实现建筑的大批量生产。
然而参与“马尔康方案”设计工作的北京清华城市规划研究院清城华筑分院副院长陈首春表示:“虽然建筑产业化提倡了十多年了,却很少有人响应,即使是在城市里,目前也仅有万科一家开发商在做尝试。”
欧特克有不少软件系列:服务于建筑设计领域的Autodesk Revit、服务于制造业的Autodesk Inventor,甚至有制作《变形金刚》等大片的3D设计软件Autodesk Maya、Autodesk 3ds Max等等,如何把这三个领域的软件很好地结合起来服务于“马尔康方案”?
首先在杨柳村的房屋设计过程中需要采用欧特克服务于建筑行业的软件,但是设计、生产轻钢房屋的框架却需要制造行业的软件来完成。因为建筑业的软件没有工差这个概念,简单而言:轻钢钢管上面一个螺丝孔的位置丝毫不能有偏差,出了差错,材料运到现场就会组装不上。但对于建筑软件而言,两毫米的误差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就需要借助制造业的软件。
以往服务建筑设计领域和服务于制造业的两套软件各不相干,为了让数据在两个软件中能够方便传导,马茂林和20个项目组同事耗时两个月时间,几乎是不眠不休,研发出“马尔康插件”,终于解决了设计师们的难题。有了这个插件,建筑设计师只需要在设计软件上进行修改,然后传导到建筑软件中来,轻松修改每一个零部件的细节,再拿到钢构厂生产就可以了。
设计难题解决了,马茂林又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成都所有的钢构厂,终于找到了价格合理、技术过硬的钢构厂。
接下来是如何教当地村民盖房子。欧特克借用了在电影制作中常用的软件,把搭建房屋的过程做成了3D动画片播放给村民看。结果工作人员仅仅示范了一套房屋的搭建,杨柳村村长的儿子就集结村里18名男孩子组成“18罗汉”,用三天时间就搭建好了一个联排四户的钢架结构。
马茂林坦言参与这个项目带给他的影响太大了:“当时是被分配到这个项目的,但是做着做着就上瘾了。之前就是闷在办公室里,年复一年地搞研发。做这个项目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你根本预料不到在技术上会出现什么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不过,每解决一次突发事件,都让我和同事们成长很多。”
投身社会公益——做自己该做的事
随着杨柳村的落成,“马尔康方案”已经捐赠给建设部、当地政府等相关部门。11月2日,“马尔康方案”正式在欧特克官网的“马尔康行动”专区发布,供社会各界免费下载和使用。
当初,欧特克拿着“马尔康方案”到建设部报批时,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也怀疑过:“他们是一个软件公司,是不是想通过这个一方面为社会做点贡献,一方面推广自己的软件?”但是随着对方案的了解,韩爱兴打消了自己的疑虑,“这是一套符合当地民情、适合批量建造、科学环保的重建方案。”
在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部副主任何建清看来,中国农村建筑规划还有很大的空间,而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适用性。通过“马尔康方案”,欧特克得到了一次实践新技术的机会。据何建清透露:国家在着力推广让建筑产业化的行业理念,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会重点抓这件事,在这过程中有很多事情要做:全国有二、三千个县,必须首先建立强大的工业基础,然后再借助像欧特克这样的软件工具,实现建筑批量生产,并且能够让村民参与。
“在硬件环境中建筑与制造的结合还是很多的,比如水电管道与建筑物的结合,但是在软件中却没能把两者紧密结合。”马茂林坦言,“这一次的经历,让欧特克打开了软件环境中建筑与制造业的互通。”
欧特克的软件立足于建筑、制造和娱乐传媒三大行业,而公益项目也大多数围绕这三大行业展开。早在几年前,欧特克就与国内诸多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的大学合作,向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捐赠正版设计软件,建立设计实验室。
而这次在马尔康行动中还举办了“马尔康爱心援建”清华大学设计方案大赛。虽然学生们的方案最终没能被采纳,但是他们在比赛中对于欧特克的软件有了更深的了解。记得一位业内人士说过:“一个在学生时代就使用欧特克正版软件的清华学子,是不屑于去使用盗版软件的设计所工作的。”
最近,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欧特克又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合作,为他们提供动漫设计师、电影特技制作等免费软件培训。
在企业从事公益事业的时候,“捐款、捐物是绝大多数企业能够做到的。”卡尔·巴斯坚信“欧特克应该坚定不移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