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是握有大量资源的大型国企,另一方是资源匮乏的民企。为了能够及时消化手里吃不下的资源,一些大型国企向民企抛出“绣球”。
本刊记者 陈率
国企与民企,体制的不同,必然体现出不同的思维习惯,当两者会面时,碰撞出来的火花也是饶有趣味的,我就有幸旁观了这样的一次相遇。
不久前,浙江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中国北车集团副总工程师黄俊辉一行来到永康,一路参观了宏伟、群升、庆大、众泰、博宇等民营公司,最终面对面坐下来开了一场项目对接座谈会。
去年开始的4万亿刺激方案首先投资于高铁的跨越式发展,各地铁路线建设得热火朝天。但马上催生了一个新问题:路有了,车呢?在业内,动车组车底的紧缺是人所共知的。就在这次座谈会之后不久,铁道部便向北车订购了时速350公里速度级动车组,发出140列订单(8辆编组)。加上此前签署的,北车累计获得订单400列,合同总额近800亿元。
黄俊辉等人正是为此而来。铁道部的订单让他们压力巨大:任务繁重,期限又短,从明年10月起便要开始陆续交付,与此同时要求整车国产化率达到八成五,但要知道他们目前只是在和西门子的合作中将车造出来的阶段,技术能消化到什么程度并没有底。之前西门子以技术换市场进入中国高速列车制造领域时,将他们的一整套配套都带了过来,由于西门子掌握核心技术,他们在面对北车时显然是强势的;而现在则需要由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民企来填补上配套的空白。当日在座的无论民企、国企,还是政府代表都认为制造大单的公私合作是大势所趋。
浙江宏伟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提供工程物资打包服务的公司,国内众多的核电站建设安装过程中都能看到他们开设的“工业超市”,工业超市内所有所需零部件统一由公司采购,这将大大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宏伟实业董事长吕宏伟告诉黄俊辉,宏伟实业的“工业超市”模式也适用于高速列车项目。他说:“制造过程中,原有的国外品牌继续保留使用。然后,宏伟实业会想办法采集或研制可以替代国外产品的零部件,一旦这些零部件的质量合格,就可以抛开国外品牌。这样的话,高速列车项目的建造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而且也会提高高速列车建设部件的国产化率。另外,与民营企业合作,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民企不傲慢。我们可以和我们的供应商派人直接进驻你们的公司一起工作,接受你们下达的指令。这样就借助了社会的外部资源实现了你们的目标。”
这里牵涉到一个民企国企如何互信的问题。北车集团唐山客车公司副总经理张俊清说,物料管理在西门子外包出去之后,他们与服务商的对接只剩下一个人,如果问他什么零件用了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只能按照经验来估算。因此民企与国企合作,最首要的要博得国企的信任。“做配套,作为单体项目,价格非常低;但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要求有非常好的售后服务,不管什么时候找他,他都有人在那边。”黄俊辉对合作民企的要求,看重的是长期保障的提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