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大股东支持的《财经》MBO,最终只是昙花一现,归于流产。
“十一”前夕,一个巨大的变故发生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财经传媒《财经》杂志内部。9月25日,《财经》总经理吴传晖正式辞职,包括副总经理张翔、傅继红以及几乎全部中层管理团队也于9月29日递交辞呈,进而开启了管理层大迁徙的序幕。
一切矛盾,似乎都要从管理层的尴尬地位说起。
从1998年《财经》创刊之日起,《财经》就带有鲜明的胡舒立的烙印。然而,胡舒立虽为财经的创办人和灵魂人物,在《财经》创办伊始,胡舒立连编委会成员都不是,也不能出席《财经》杂志决策会议。在投资方联办中,一些比胡舒立职务低的都有股份,而胡舒立在最初几年只是打工仔,和股权沾不上边。
另外,《财经》杂志一直致力于打造“财经网”,构建富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由于只是管理层的构思,也没有得到资本方“联办”的充分支持,也增加了管理层的不满情绪。
为此,胡舒立建议通过引进外部投资者改善股东结构,保持原有的发展道路,也为传统媒体转型寻找可行路径。具体操作上,就是改变《财经》的主管单位,拉中信集团入股。当时,中信集团表示可以,要求做大股东,“联办”做小股东。然而,《财经》管理层倾向的这个方案,最终没能进入实操的步骤。
早在今年3月份,胡舒立成立通讯社的梦想就在酝酿之中。尽管当时有几家投资商对这一模式已经有了合作意向,但在联办不予支持的前提下没能达成具体协议。
本质而言,这是一场新闻理念与股权之间的博弈,也是管理者、创办人和资本之间的较量,最终的结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得不到大股东支持的《财经》MBO,终是昙花一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财经》MBO的失败,却给胡舒立的二次创业提供了一个的契机。事实上,从吴传晖正式离职之日起,新的布局就已经落子。待胡舒立及其采编团队从《财经》正式离职之后,更大的动作便将付诸行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个注册资本在100万元左右、名字大概是‘财新有限公司’正在筹备之中。这个公司将由《财经》30多位离职人员出资组成,包括《财经》管理层以及编采骨干,大家都是股东,并将得到股权的激励。同时,借用这个公司的壳,再进行增资扩股。
据悉,目前引资已经有了眉目。除了此前外界风传的厚朴投资的方风雷和即将挂靠的浙江日报集团之外,小超人李泽楷也将出一部分资金。这个新的媒体平台将纳入浙江日报集团旗下,利用其刊号,主攻两块阵地:一块是周刊,可能会命名为“财经新闻周刊”;一块是拥有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牌照的财经网站。
一个新的模式将被这样搭建:利用浙江日报集团的壳资源和少量资金,引进多方投资,保持话语权平衡,投资方只享有股权分红的权利。在这种模式下,未来的编辑部将掌握或是获得最大的话语权,新的媒体平台将尽可能保障采编和财务的独立性。
如若这一切变为现实,胡舒立及其团队所走之路,将成为国内传统媒体MBO运作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