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为联想释放了想象空间,泛海卢志强的接手,让这部分空间更充满想象力。
2009年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27.55亿元的价格转让联想控股29%的股份。
一个月后,即9月8日,联想控股正式宣布,中国泛海集团以27.55亿元的价格接手联想控股29%的股权,成为除国科控股、联想员工持股会之后第三大股东。
由此,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其实早在2001年联想控股公司改制后,公司的股权结构也曾发生过一次变化,其中中科院持股65%,而联想控股员工持股占到35%,这样的股权结构虽然在当时帮助联想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联想控股已经发展为拥有5家子公司,业务遍及IT服务、PC、投资、房地产等行业的全球性企业集团,这样的股权结构已经成为进一步释放企业活力的束缚。
这种束缚表现在激发员工活力方面尤为明显。
2001年,在柳传志操刀下,联想完成了改制经典,但距今已有8年多时间,虽然联想员工已经以员工持股会的方式持有公司35%的股权,但是当年得到股权的高管和员工在人事方面也已经发生巨变:有的已临近退休,有的已经加入联想控股旗下的子公司,不少已经离职,留给新员工的股权空间越来越小。
中科院的松绑,让困扰联想多年的难题迎刃而解,而有了卢志强的加盟,重返帅位的柳传志会如虎添翼。
中科院国科控股总裁邓麦村联想控股股权转让是中科院企业股权社会化改造的一部分,是为了让联想控股的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第一财经日报》泛海集团掌门人卢志强在实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方面的操作策略,一直被认为在模仿李嘉诚,光环之下,卢志强入局联想控股,与“中国IT教父”及资本运作高手柳传志之间,或许存在潜在的话语权争夺。
《证券日报》“联想”即使吞掉和消化了IBM PC,也仍然无法解决打造“百年老店”的战略问题,从产业链的低端(制造PC)向高端(IT服务)转移,是注定无法逃脱的生存模式嬗变。
《中华工商时报》就在很多产业出现“国进民退”的时候,泛海入股联想,刚好成为另一个风向的亮点。
《竞争力》一番交易之后,联想最大的变化绝不是民营色彩加重,柳传志与卢志强的联手应该只是一个更大变局的开端,而不是结束。尤其是资本运作,非常值得期待。
一个好汉三个帮
柳传志VS段永基VS卢志强
柳传志与段永基是早年的中关村同行,两人都是在1984年前后加入创业大军,并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中关村的佼佼者。
上世纪80年代的段永基要比柳传志风光许多,当时的柳传志还在四处折腾贸易,拼命实现联想的温饱,而段永基的四通已经凭借打字机等核心业务一跃而起,成为中关村的一哥。联想与四通也曾临街为友,段永基与柳传志也是中关村有名的科技之友,段永基还曾为一度现金流困难的联想提供支持。
但进入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之后,四通开始走下坡路,段永基也将更多精力用于四通的改制,如何让一个当初的民营企业典范真正的回到民营的本质上,段永基费尽心思,终于1998年取得阶段性成果。而联想凭借奔腾之战,1995年之后迅速崛起,成为中关村的老大,柳传志与段永基的位置也悄然调换。
在段永基的示范效应下,柳传志也开始了联想的改制努力,于2001年取得阶段性突破,员工持股会达到35%的持股权,成就中国另一段股权经典。而先行一步的段永基则在2002年更进一步,不久,彻底完成四通的民营转身。
段永基在四通彻底民营化的道路上,有两个人至关重要,一个是史玉柱,另一个就是卢志强。卢志强与段永基关系不俗,与联想自然也早就相识。
卢志强是中国有名的民营资本高手,先协助段永基,后帮助柳传志,让四通、联想中国两大科技代表完成民营化转身,卢志强完成了另一个传奇。
原文刊于三联《竞争力》09年10期|!---page sp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