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品、大产业,小商铺、大配套”,刘卫高要扎扎实实地打造一个真正的大市场。
本刊记者 苏旭
第一次到昆明,不少人会因为气候干燥和海拔较高而失眠。但这始终是一座能给人带来惊喜的城市。
它位于中国西部,从这里出发抵达任何一个东盟国家都很便捷。它有着宜人的气候,即便在炎热的8月,这里也依然凉风习习。
我们到昆明的时候恰逢市政府大兴土木修建新的道路。在过去,昆明城区内的交通拥堵是出了名的,对于迫切地想要发展地方经济的昆明市政府而言,这不啻一块要命的短板。
浙商刘卫高选择了昆明。在这里,他将兴建他的第二个大市场。他第一次建市场是在江苏宿迁——2005年6月28日,他决定总投资26亿元兴建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这个项目总占地面积80余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个经营店铺,解决近2万人的就业,是宿迁建市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
宿迁的市场最终获得了成功,并且带动了周围产业的发展。如今,他要把义乌模式复制到昆明。
近些年,随着浙江“市场大省”的地位确立,越来越多的浙商选择到省外建市场、做商贸,试图将浙江这种依托市场的发展模式复制到其他区域。然而,哪怕有些区域的区位条件比浙江好,但却鲜见做市场的成功者。
不少市场早期宣传力度很大,但建成后却始终难以获得真正的繁荣,被斥为“商贸为虚,地产为实”。
因此,复制“义乌模式”做市场,首要的是开发者和经营者是否以一个市场人的心态来开发商贸城;其次,则需要真正揣摩透商贸与产业之间的关系。
“我们这次做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就是本着发展市场的目的。所以,我们专门提出要‘关闭投资、投机、炒铺者’的入场之门。”刘卫高告诉我们。
据了解,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期市场商铺申请每人只能限报2个标准商位,这正是为了严格控制炒铺行为,抵制投资客。“所以,第一期商铺我们基本上都是招一些企业进来,都是经营性的。而且,只要企业愿意来,我可以免一年半的租金。”刘卫高说。
事实上,几年前刘卫高在宿迁打造义乌国际商贸城时,就是坚持了这样的一个思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刘卫高发家致富最初就是依靠市场。他对于市场的理解有他个人的成功经验。“必须要有产业联动,否则发展市场只能是一句空话。”这是他所认为的“义乌模式”的本质。
正因如此,2006年,在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基础上,刘卫高投资创建了一个“创业园”。他出资1500万元,扶持200户创业型企业,实现以“工”养“商”,工商互哺,真正将义乌模式的“灵魂”复制到宿迁。
而这一次,围绕着中国·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也会出现一个巨大的产业园区,真正实现“小商品、大产业,小商铺、大配套”,这充分显示了刘卫高想把市场做热的决心。
我们曾经报道过许多在省外投资市场的浙商,而将创业园区的概念引入到市场,应该说刘卫高是第一人。
今年的12月16日,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期将开始营业。刘卫高的梦想是将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国际销展之都”,相信,他的梦想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