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现在的欧洲已经不是股权投资基金的首选地区了。作为投资者,我们必须视野开阔,能够发现最好的投资机会。”西班牙本地股权投资基金MCH的创立合伙人索托(Jaime Hernandez Soto)感慨当前大量基金撤出西班牙的现状,“我们也应该走出国门,到新兴市场去寻找机会。”
西班牙PE跌入深谷
索托发出这样的感慨,实在是因为西班牙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消费疲弱不振,加之经济展望也缺乏亮点,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下称“PE”)开始集体撤出西班牙。而就在几年之前,西班牙还曾经是杠杆收购的乐土。”9月8日的《华尔街日报》这样报道。
数据供应商Dealogic在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信贷市场的萎缩,让西班牙的股权投资公司业绩一落千丈。”
在2007年到2008年,西班牙都是欧洲排名第五的股权投资胜地,但是按2009年至今的业绩排名,西班牙已经跌出了前20位。2009年至今,西班牙完成的股权投资仅有1.83亿欧元。而在之前的2008年和2009年,这一数字分别是68.6亿和31.5亿欧元。
“事实上,整个欧洲的股权投资都在萎缩,而西班牙的退步更是非常明显。”业内人士向投资者这样表示,“在现在的西班牙,资金成本实在太高,也没有机构愿意向我们提供长期资金,而且我们也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所以投资额才会有这么大的降幅。”
在下行的宏观经济环境下,过去非常高傲的企业家开始变得低调,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他们的企业,但即使这样,也没有基金愿意出手。
“企业再便宜我们也很难下决心收购,因为西班牙经济的萎缩速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而且和欧元区的任何一个国家相比,前景都更加糟糕。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一笔交易都小心翼翼,因为经济体和市场都在萎缩之中,企业很难找到发展的空间。”索托无奈地表示,“在过去,我们习惯于买入经营情况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的企业,然后通过调整他们的商业模式,并改善管理,从中获得利润。但现在的情况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业务下滑的问题,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特别好的机会。”
索托认为在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情况或许会有所好转,但是几乎没有可能回到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目前西班牙的经济是欧元区内最差的,同时经济前景也是最不被经济学家看好的,起因就在于它的房地产和建筑市场已经全面崩溃。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一直都是西班牙发展最快的行业,被认为是西班牙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活跃的领域。过去几年里,在西班牙投资界声名赫赫的股权投资基金,几乎专注于房地产市场。
往日,西班牙最负盛名的股权投资基金是Nmas1。在2004年,其花费2770万欧元买下了机械设备租赁商General de Alquiler de Maquinaria SA。在2006年,在完成首次公开发行并退出时,Nmas1从这笔交易中获得了1.9亿欧元,回报率高达7倍。在过去几年里,这样的交易数不胜数。房地产和建筑市场上的泡沫,在股权投资基金的推动下,在2006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一年,股权投资基金慷慨地在该领域投下了4370亿美元,而就在一年之后,尽管金融危机还没有全面爆发,就已经有机警的投机者嗅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提前退出了这个市场,投资额出现大幅下降,仅有1190亿。而到了2008年,西班牙房地产市场完成的股权投资就只剩下了220亿,仅为巅峰时期的5%。
现在,房地产和建筑市场彻底成为了基金难以忘却的滑铁卢,即使房地产企业和建筑商们愿意廉价出售资产,也乏人问津。经济学家指出,西班牙目前共有一百万套未出售房屋正在待价而沽,这个数字和美国未出售房屋数量大致相当,但是西班牙的人口却只有美国的1/6,同时经济基础也更差。
在看到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后,股权投资基金已经彻底清醒了,在2009年全年,没有一分钱被投入到这个市场上,包括3I在内的欧美股权基金巨头,都已经完全退出了西班牙地产市场。
不只是西班牙
西班牙代表了欧洲不少地区都遭遇的窘境。“不只是是西班牙,中欧和东欧的许多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美林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Michael Harnett对记者表示,“在金融风暴中,大家谈论最多的是美国,但事实上许多地区的情况要远比美国糟糕。欧洲的不少地区在过去几年的资产泡沫浪潮中,过分利用信贷杠杆而透支了消费能力。期待它们重新复苏,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和欧洲非常类似的地区是日本。曾经和美国以及欧元区并称三大经济体的日本,过去20年里经济增长都非常缓慢,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伤害更是非常之大。近期花旗集团出售日本资产的事件,也充分说明了日本市场近期内难有作为。
对于花旗集团来说,金融危机留下了苦涩的记忆。当年刚刚和旅行者集团合并后,花旗集团曾经获得了无数赞誉,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也有不少银行在以花旗集团为目标在努力着。但是就是那场兴起于房地产市场的风暴,撕碎了所有绮丽的梦想,花旗的股价一度下跌了1美元的水平,昔日的华尔街巨子普林斯也黯然下台。
正是因为这段苦涩的记忆,花旗集团决定对业务进行重整,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出售非核心资产。8月底,《华尔街日报》报道,花旗集团决定借日兴投资公司(Nikko Principal Investments)之手,出售它在日本的非核心资产,而且KKR、欧洲最大私募基金Permira、贝恩资本和CVC资本都是潜在买家。
花旗希望它在日本的资产能够卖出15亿美元。如果换在2007年,这个价格绝对不能算贵,因为当时泛滥的流动性为一切资产都标上了天价。但是在今天,这个价格已经显得非常贵了。“或许有人愿意出手买下花旗的资产,但是绝对不可能是这个价钱,因为谁都知道,未来的日本很难赚到钱。”
还有内部人士评论,即使KKR或者Permira买下花旗资产,也并不是看重花旗资产的升值潜力。“早在2006年,KKR就已经设立了日本办公室,但是直到现在,它也没能完成一笔大交易。Permira更是从来没有在这里完成交易。”该人士谈道,“因此它们可能只是想开拓新的市场,或者说,为它们在亚太的扩张找到新的支点,比如一个更好的融资平台,毕竟日本的资金还是比较廉价的。”
诚然,资本是逐利的,不可能有耐心苦苦守候经济体的全面复苏。如果成熟市场无法为股权基金带来更大的收益,那么它们只会流动到更有利可图的地区去。
中东淘金热
“在未来几年里,新兴市场的增长速度依然要高于发达国家。”瑞士银行新兴市场经济学家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在报告上写道。汤生路透的研究也表明,除了经济前景非常低迷的中欧和东欧,其他新兴市场还是吸引了大量资金。
而目前,除了投资者耳熟能详的亚太和南美市场,私募股权基金把目光也转向了中东。
9月8日,法国金融巨头巴黎银行表示,将在中东募集一只3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专注于寻找海湾地区的投资机会。“我们将在10月中旬完成1.5亿美元的资金募集,稍后完成剩余的1.5亿美元。”巴黎银行在中东地区的业务负责人克里斯托弗(Jean Christophe)表示。
严格来说,3亿美元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来说,其实只是个小数目。之所以值得一提,是因为在巴黎银行愿意自掏腰包拿出接近8000万美元的现金。通常在股权投资基金中,金融机构作为普通合伙人,只需要拿出不超过1%的资金就足矣。显然,巴黎银行拿出的资金已经超过25%,这支基金看上去更像是巴黎银行的直投公司。对于刚刚挺过金融危机的巴黎银行,投入这笔现金可不是个小数字。
更重要的是,紧随在巴黎银行之后的,大量基金都已经瞄准了中东地区。而且,中东本地的投资大鳄,也希望通过股权投资基金来运作资本。9月8日,总部设在阿布扎比的阿联酋最大投资银行国家投资公司决定设立一支1.5亿美元的股权投资基金,而卡塔尔国家投资公司在同一天也宣布即将推出一个2亿美元规模的股权投资基金。
基金看重的就是该地区的投资潜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了重振经济,包括沙特、卡特尔和阿联酋在内的海湾地区政府纷纷采取了经济刺激政策,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卫生保健领域投入了数百亿美元。“我认为中东的情形非常像中国,政府投资让基金看到了许多机会。”来自欧洲的某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但是这里的投资活动要比中国容易的多,因为对于货币兑换和投资审查都比中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