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抄底船舶业(二)



  除了市场前景广阔外,海洋工程装备与一般船舶相比,附加值高,毛利率也较丰厚。网上公开资料表明,目前一座3000米深水钻探装置的成本约为30-40亿元人民币,在深水钻井装置供不应求的国际市场上,利用率已接近100%,而该装置的日租金达到了40-50万美元,最高时已接近70万美元。

  但是现实情况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容易。“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是一个很复杂和系统的工程,被称为制造领域的皇冠。中国进入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之前一直被新加坡、日韩垄断,现在产业正在转移,因为中国成本低。但是现在还没有真正进入竞争期,我们还在起步期或者说是准备期。”胡建庆说道。据本刊记者了解,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分为三大类:油气钻采平台、油气存储设施、海上工程船舶。(见图9)其中主要的油气钻采平台和油气存储设施均为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和韩国的四家公司所垄断。(见图10)

  “处在起步期的中国,对海洋工程装备整装的概念还没有,特别是石油钻井平台,现在像中远船务、振华港机、中海油都只是做了局部,现在就是看谁走得快。”胡建庆指出。参照一位业内人士的说法,现在国内船企大多是分包商,仅处于船体建造时期,由于研发设计、项目管理、总装能力的缺乏,需至他国进行总装,一方面有技术欠缺的原因,另一方面还在于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的管理模式不同于造船。值得注意的是,船体的成本仅占装备中成本的20%,关键还在于海洋工程的配套设备,而这一块也恰恰是国内企业所缺乏的。据海通证券研究所的数据统计,到今年7月国内海洋工程高端装备的订单仍较少,有自升式钻井平台和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油气钻采平台的两种,见图9)分别为9座、12座,有FPSO(油气存储设施的一种,见图9)3艘,钻井船无订单(油气钻采平台的一种,见图9),订单主要集中在两大造船集团和中外合资造船企业手中。

  “对于一般船企来说,海洋工程装备这一块进入门槛相对较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量比较大,因为整个标点也比较大,一个标点总是要一两个亿美金,再高端的五六个亿也是有。二是人才配备,这块的核心在于你要有人才,包括海洋工程设计的人才和负责现场管理的人才,这些人才的价位也比较高,这块管理人才和设计人才可能是一般人才价格的三到五倍。”胡建庆说道。而许民乐更是明确表示:“做FPSO的硬件设备要求比较高,小船厂是做不了的。据我了解,现在民营的话可能也只有江苏熔盛重工和浙江金海湾还能做得了海洋工程高端项目。首先要求船坞比较大,至少能造30万吨以上VLCC的规模大小。”

  “像钻井船、FPSO这种确实不是谁都能做的,但是相比之下,海上工程船舶这一块门槛会相对低些。”许民乐补充道。而包张静亦是表示:“一些工程辅助船,比如供应船、铺管船之类的生产企业,比如江苏的和浙江的一些造船企业,如果有一定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稳定的客户群体的话,应该还是不错的。”

  浙江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船厂)是浙江省最大的海洋工程船制造企业。据该公司的说法,在2007年初船厂便投资14亿元建造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洋工程船生产线,可同时建造8条海洋工程船;这些海洋工程辅助船每艘市场售价约在4000万至7000万美元;2008年船厂共完成交船18艘,实现收入45亿元,同比增加了55%,2009船厂计划交船28艘,预计实现收入60亿元。“主要是像GPA254、GPA670、GPA696海洋工程平台船,还有P105石油平台供应船之类,这些船的技术起点也不是很高,主要是投资高,像设备成本之类的,附加值也高。我们一般把这些船称为小船,与原先生产的集装箱类大船区分。”浙江船厂的一位工程师向本刊记者说道,“金融危机后,大船就没有什么新的订单了,手上的订单大概可以再造个两三年。而小船没有受什么影响,因为海洋石油开发还是在继续,小船的利润不见得有多高,只是生意好数量大。若是大船现有订单造完,没新单了,大家就改行做小船。”

  配套制造赢在下游

  前几年,造船行业火爆曾一度把船用配套设备的需求推至高峰,尤其是船用柴油机等配件成为稀缺资源。如今,随着造船行业的热度下滑,配套业状况如何?

  有分析师的观点认为,一来我国船舶配套业的技术水平较低,未来提升空间很大,二来船舶配套业产能远未达到过剩的程度、进口替代还有很大空间,故船舶配套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而且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来,我国船舶配套生产企业的总产值增长率要高于船舶行业的平均水平。“我国船舶配套业的装船率还很低,只有50%左右,和韩国、日本80%-95%的装船率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该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在《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提及“2011年,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65%以上,船用低速柴油机、中速柴油机、甲板机械等配套设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达到80%以上。”

  尽管如此,不少业内人士对传统船舶配套业的前景似乎并不看好。

  “配套设备的周期要比整个造船行业的周期晚半年时间,但总的方向肯定是一样的,所以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许民乐说道。而包张静亦是表示:“配套业是为造船业服务的,假如你对应的造船市场不好的话,新订单没有,配套的市场在哪里?所以还得看它下游的需求方情况,市场是不是萎缩了。”

  “从目前这两年来看配套设备还是有市场空间的,因为造船企业手上的订单正在生产,对这块还有需要。但是有一个问题,因为船企没有新造的订单,也就不需要新的配套设备订单了。下游市场不行,上游自然也受到影响了。从江苏地区来看,一般的配套设备投资已经产能过剩了,而高新配套设备相对好些。”陈耀群说道。

  照此推理,海洋工程配套组块的制造,受益于下游市场的稳定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在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第一批)》明确指出,“我国在海洋工程装备配套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配套设备依赖国外进口,国内生产的配套产品技术指标相对较低,单点系泊系统等高附加值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均属空白。”“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兼顾配套设备发展,尤其是关键配套设备研制,推动配套设备与海洋工程装备协同发展。”“到2012年要具备主流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设备的配套能力,填补国内空白。”“重点鼓励有一定基础、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关键配套设备的研发项目。”

  修船重在地理布局

  在传统造船行业前景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有少数造船企业开始转向修船领域,认为修船行业在市场需求、资金运转等方面的抗风险能力要强于传统造船业。

  “现在修船市场已经到了底部,金融危机之前船东要修船,一般要提前半年或者七八个月预定坞位,但是现在提前一个月都可能有坞位。而修船的价格也仅是金融危机之前的一半都不到,大约40%-45%。”胡建庆说道。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今年1月到6月,船舶修理及拆船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4%,比上年增幅下降了64个百分点;其中重点监测船舶修理企业实现产值95.74亿元,同比下降30.1%;骨干修船企业完工大型改装船、手持船舶改装订单均比上年同期出现大幅下降。而修船价格也大幅下降,今年6月底修船换板价格已从2008年9月底的2800美元每吨下降到1200美元每吨,下降幅度达到了57%。

  “但是修船相对造船来说可能会好些。虽然修船的标点可能是要小,但是资金流动快,变现能力强。而造船厂需资金量大,都得融资,变现能力小,回报也低。”胡建庆说道,“用船坞来造船的企业是可以变成修船厂,但是用船台来造船的厂要改修船厂不大容易。所以也只有少数造船厂局部地可以腾出坞来进行修船,但我估计这个量不会太大,因为是两个体系了。”

  “前几年,造船市场火爆的时候,很多修船企业就改去造船,因为一些设备、船坞之类的,稍作修改就可以了。而现在造船市场不好的时候,也出现了部分造船的又重新回去修船的情况。从目前来看,修船要稍好于造船市场,以后市场机会还是挺多的。比如现在说要把上海打造成全球航运中心,我们国家又是全球的进出口大国,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之类进进出出的太多了,从总体产业面的角度来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因为船舶和汽车一样,需要保养和维护,即使正常的情况下也要拖去保养。”包张静说道。

  “最近两三个月,改装船的市场需求有冒出来的势头。由于国内换板、钢质工程价格很低,比如原来改装要三千万美元,现在只要一千多万美元。”胡建庆说道,“一般有两个因素促发改装船市场需求,一个是国际船舶标准的提升,比如原来单壳油轮可以通行,但是后来西班牙的单壳油轮在航行中遇到海险,原油渗漏污染了海洋,国际海事组织就规定,到2011年所有单壳油轮淘汰或变双壳油轮;另一个是船舶功能的改变需要,比如前段时间散货市场好,油运市场不好,船东就考虑把油轮改成散货船,改变功能也分局部改变和整船改造。”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国内航线共有5247艘油轮,其中沿海油轮1497艘,运力为723.6万载重吨,双壳油轮仅占14%,内河油轮3750艘,运力为173.7万载重吨,双壳油轮仅占6.4%。单壳油轮强制淘汰政策将带来更新或改造需求780万载重吨,相当于2008年国内造船产量的40%。

  “投资修船厂主要得考虑该厂在以下三方面是否具备优势:第一个是地理因素,就是船坞所在的位置是否有优势,一般船都会就近修理。第二个是气候因素,因为我们的作业时间都是根据气候来的,如果下雨或者过冷都会影响油漆作业等基本作业时间,这也是长三角地区修船企业特别多的原因,因为这带区域作业时间相对长些,像北方,因为寒冷冬天会少三个多月的作业时间,而再南方的话,雨季比较厉害。第三个是考虑周边环境的设备配套生产能力和港口的支持,因为有大的港口和比较强设备配套能力的话,厂家的维修就会比较有益一点。”胡建庆说道。

  在地理位置因素上,胡建庆列出了经实地考查所总结的各片沿海地区的优劣势:(见图11)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抄底船舶业(二)

  “我个人比较看好渤海湾这块区域。在大连、山海关这块,有一些修船厂,但不多。再过来就是天津,天津原来有修船厂,现在没有了。作为一个大港,居然没有大的修船厂。这样渤海湾还是有欠缺的,特别是从天津到山东威海这带,可以布置一个修船厂。”

  “胶东半岛转过来后,有一个比较大的船厂北海船厂(编者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但是在青岛区域可以适当考虑再增加一个船厂。因为青岛这个区域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这一带有青岛港、日照港、还有几个辅助港,货物的吞吐量比较大,各种条件也比较好,我们当时在连云港布点也是基于这个考虑。而且北海船厂因为是国营企业的老厂,效率相对比较低。所以渤海湾沿着胶东半岛一直到日照,这个区域可以考虑再布个点。”

  “从日照下来一直往江苏走,因为浅滩的原因,这一带不适合布置船厂,而且长三角的船厂相对过于密集,包括一直到舟山群岛。”

  “实际上相对比较缺少的是温州往福建方向走的这块漫长区域,包括一直到广东,这一段缺少修船厂。为什么会缺少?主要是因为水文情况不行,适合船舶停泊的地方要水文情况比较稳定才行,还有那一带气候不是很好,台风、雨季的影响比较明显。所以这一带尽管海岸线比较漫长,但是船厂相对缺少。这里如果要选点的话,可以考虑的就是福建一带或者温州。现在好像是福建平潭岛在进行大的改造,可能会有一些机会,但是福建的投资环境相对比较差,地方保护重些。”

  “广东一带修船厂还是相对过剩的,已经可以了。广西靠近海南这块的北部湾,缺少一个大型的修船厂。那边的港口群落还是可以的,缺少船厂的主要原因还是周围的配套能力比较差,那块一直缺少船舶工业。所以建厂的难度在于配套能力。当然相对来说,修船厂选择的时候,位置和港口支持是更为重要,因为很多船要就近修理,比如它在北部湾卸货不可能到绕道上海区域来修,时间过长,成本也过高。”

  拆船宜出组合拳

  在船舶行业的不景气的情况下,反周期而行的拆船业开始步入暖春。

  “从目前来看,拆船是比较好的。因为现在有大量的船舶要淘汰,拆船业就很兴旺。今年国内整个的拆船量可能是前五年或六年的总和,量非常大。”胡建庆说道,“因为前几年船市行情火爆,大家都修修弄弄扛着继续航行。现在市场到低谷了,大家已经维持不了成本了,就把一些旧船都拿来拆了。”

  根据中国拆船协会统计,2008年其会员拆船企业购买拆解各类废钢船69.4万轻吨,比上年增长了189%,其中,进口废旧船数量超过此前三年的总和。据中国拆船协会常务副会长谢德华的分析,从1999年到现在我国航运公司一直在扩张船队,很少淘汰船舶,现在我国从事远洋和沿海运输的船舶在8000万载重吨左右,其中3000万载重吨超过25年,到了拆解船龄的老旧船舶比例达到了35%以上,为此国家鼓励老旧船舶报废更新。中金公司研究部对2009年、2010年的中国拆船量做了预测,可能分别会达到267万吨、469万吨。(见图12)

  “对拆船业来说,关键符合绿色拆船的要求,国家对于拆船这方面的限制比较多,政策上是不支持拆船的。”胡建庆说道,“因为拆船的污染比较大,由于国家现在对环保的控制,对拆船厂的审批各方面还是比较严格的。如果要建的话那么到三四类的城市去建,估计一二类城市都不允许建。”今年5月,包括我国在内的五十多个国家签署了由国际海事组织发起的《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该公约明确了拆船厂的设计、建造与营运标准,及拆船国主管机关对拆船厂的监管要求。而在《船舶工业振兴规划》里也提及“规范发展拆船业,实行定点拆解。”

  “现时期在这个产业里,拆船的利润是最高的,管理好的话,毛利率有20%左右。而且在技术上,相比较之下拆船没有什么门槛,会简单一些。主要是其中的组织和管理,因为拆下来如果要有比较好的回报的话,就必须要对拆下来的部件等等进行二次翻新、二次出售,这对管理上的要求会高一些。另外,下游要对接废钢的二次使用和部件的二次翻新使用,也从地理位置上对拆船厂提出了一些要求,它们的销售也是要就近销售的。”胡建庆强调道。

  现时,国内规模较大的拆船企业主要有两家:江苏省江阴市长江拆船厂(以下简称长江拆船)和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双水拆船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会拆船)。从长江拆船的火爆业绩和新会拆船的产业链布局中我们不难窥得拆船行业的市场空间和投资要点。

  长江拆船,位于江阴长江大桥上游五公里处,水陆交通便利。拥有3个10万吨级大型船坞,能停靠2-4万吨以上的10-12艘船舶同时开展拆解;拥有长江岸线3200米,能停靠2万吨以上船舶10艘同时开展拆解。据公司总裁李洪伟对外的说法,从今年年初到八月份,拆船数达到了84艘,共计86万轻吨,12个拆船队、2000多人一直忙不停,但仍有30多条待拆船在江上排队,预计年全年的拆船量要超过120万轻吨,超过了此前4年的总和。而另一组数据揭示了拆船企业的可观效益:拆解一轻吨船舶,船厂可收到约一百美金补贴,加之拆解废钢与卖出钢铁之间的差价,拆船企业每年效益数以亿计。

  而另一家拆船企业新会拆船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拆解量约占全国的30%,年产值近20亿元。除了拥有百万轻吨的年拆解能力为外,新会拆船还生产拆船下游产品,进行拆解材料深加工和综合经营,比如利用拆船废钢生产集装箱角、加工成优质钢坯等,集拆船、铸造箱角、轧制型材、精制钢管和造船等业务于一体。其中,6条无缝钢管生产线的年产规模达到了10万吨,型材的生产能力达到了30万吨,箱角的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套,为新会中集集装箱公司的最大客户。

  除自身拓展下游渠道外,新会拆船还就近与广东大型国有钢铁生产商合作疏通废钢销售渠道。2009年4月,新会拆船与韶关钢铁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方面新会拆船为韶关钢铁提供大量废钢资源,另一方面,韶关钢铁为新会拆船提供造船用钢板。

  “一个不错的投资策略是可以搞投资组合,把修船和拆船结合在一起,目前国内这种组合比较少,但实际上是适合组合的。一方面,现况下拆船业的行情向好可以补足修船业的相对低迷,而且两者结在审批过程中会容易一些。另一方面,到未来两三年后,假如拆船市场下行,难以继续,这块场地可以转去修船。因为修船相对需要的场地比较大,而且修船是一直要进行的,不管航运市场好和差都要进行。”胡建庆建议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4076.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

中航工业标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英文名称: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是一家由国家出资设立,受中央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实行

雅戈尔男装旗舰店 中国男装札记之雅戈尔(二)

系列专题:中国男装品牌经过30多年的精心布局,雅戈尔集团构建了从棉花种植、纺织、印染、研发生产,再到终端零售这么一条中国男装行业中链条最齐的产业链。雅戈尔凭借早期在生产制造、渠道销售等方面建立起的规模优势,不断向链条的后端

中国合伙人商务谈判 中国式商务谈判(二)

由欧美等西方国家开创的商务谈判理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活动频繁发生,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方理论不中国,而中国理论没架构。其实,并不是西方理论出了问题,而是在面对中国特殊的经济人文环境时,需要加以变通,需要加以改

声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抄底船舶业(二)》为网友不似经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