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实习记者 杨蓝蓝
董事长冯海良持有海亮股份6642.7万股,按8月31日收盘价10.9元/股计算,市值为7.2亿元。
从1988年一家经营破铜烂铁的贸易公司,到如今的全球铜加工企业前五强,海亮股份用了21年,走的是一条“贸工技”的发展路径。
贸,是贸易;工,是加工;技,是技术。海亮股份通过自身的研发技术对来料进行加工贸易。
作为中国最大的铜管出口商和全国第二大铜管生产企业,海亮股份在去年的铜管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40%,2009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54个百分点。
商业模式即是一种做生意的方式,我们必须明白其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这条链子上是如何操作的。
首先,从采购方式和渠道来看,由于目前公司出口的产品(铜管)多采用加工贸易方式,其中绝大部分为“进料加工”模式,因此公司出口产品所需电解铜、锌等原料的采购分国内和国外两种渠道。其中国外采购由海亮股份统一采购,然后按照需求分配到各个子公司和事业部,国内采购则由各个子公司和事业部自行采购。
其次,从生产模式来看,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定单生产模式,因此公司的产销率达到100%,历年产量与销量数据相同。在国内,海亮股份的铜加工生产分布在浙江诸暨和上海奉贤两地。
值得一提的是,海亮股份还将其生产线扩展海外,由于东南亚地区具有人工成本优势和税收政策优惠,公司在越南建立了越南海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和海亮(越南)铜业有限公司。
据了解,前者“年产1.2万吨铜合金棒材生产线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而后者将建设年产7.1万吨铜及铜合金管项目。这种“内外并举”的生产格局拓展了海亮的出口业务,使得公司的盈利水平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最后,从销售模式来看,对于国内市场,公司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对于国外市场,海亮股份95%以上产品出口采取直销模式,其它通过经销商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