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为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我还是头一回吃到正宗的,是在徽珍源。翻开菜单,满眼新奇,皆是很有特色的菜肴,挑了一些最惹眼的菜肴来尝尝。都说徽菜是“一门火与调料的艺术”,重火工,擅长烧、炖、熏、蒸的功夫菜上,那么就点个“火盆皖北驴肉”。端上来很大一个金色的铜盆,盆子边上铺满了黄灿灿的玉米饼,稍稍有点黏牙,驴肉肉质鲜嫩也不油腻,味道浓郁美味,还有笋干和腐竹铺底,吸收了驴肉的鲜香和汤汁的精华,很美味。徽菜另一大特色就是以烹制山珍野味着称,因为地处皖南山区的关系,可用很多土特产入菜。
点了久仰大名的黄山双石,所谓“双石”,乃石鸡和石耳,产于黄山海拔一千米以上阴凉的溪洞内和石崖上,是国宴徽菜必吃。果然是口味清鲜,肉质嫩滑,还有滋补的功效。黄山土母鸡汤也是店家的招牌之一,用的是放养于黄山松林的母鸡,此鸡小头小爪,以嫩草、松花粉、毛毛虫为食。文火炖汤,一锅上桌,只见金灿灿的油膘,鸡香扑鼻,咬一口,肉质细嫩,汤的口感更好,看上去油腻,其实入口却清淡鲜香。还点了一只大别山兔腿,个头不大但是肉质嫩滑,烤得很香,泛着甜味,有别于川菜店里烤兔腿的味道。
“问政山原壳笋”顾名思义产于问政山,“红壳白肉,坠地即碎”,南宋时期还是皇帝钦点的进贡佳品。上桌来的问政山笋,以火腿佐味,清香飘逸,用手剥去外壳即可食用,口感香脆鲜甜,保持了笋的本味,实在是美妙,连带汤里的青菜,都特别好吃。拌山木耳也很好吃,酸酸甜甜的凉菜很是开胃,只是其中的蒜蓉放挺多,吃完了满口的蒜味。还有很多特色菜,比如臭鳜鱼、毛豆腐、新安江野鸭、野生葛粉圆、新四军小炒等等,只能留待下一次和朋友们一同前来享用了。
最近听朋友介绍了一家尼泊尔风情的餐吧,坐落于一个居民小区里,说是花园餐厅酒吧未必合适,所谓的花园只是居民的健身区域,谈不上真正的花园。好歹入得店里也算是有点尼泊尔风情,装饰和餐具显然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梵音缭绕很是怡静。店员的推荐下点了什锦蔬菜角,很多东南亚餐厅的都有这道菜,这里做得并不出色,咖喱味道不浓郁,里头的各种蔬菜末也都烂糊糊的不入味,外皮炸得也不酥脆,连配的蘸酱都不出挑。肉香茄子倒是不错,用锡碗盛着,长得倒像茄子煲,茄子吸收了鸡肉和咖喱的香味,入口微甜回味不错。
很想吃羊排但是这里没有所以就点了一个香葱咖喱羊肉,羊肉炖得烂烂的,入口即化。咖喱很稠,微带咖喱本身的辣味而不是椰香型的,但却缺乏咖喱本身的香味,可以点上一份小麦饼蘸咖喱汁吃,很管饱。奶酪烤鸡块,有点失败,鸡块实在是太老了,都是鸡胸肉,老得快吐渣子了,也没有奶酪的味道,吃一口就放弃了。玛莎拉奶茶做得比在其他很多印度馆子里吃过的都要稍微差一点,闻不到奶茶的香味,尝试一口味道也很寡淡,而且尼泊尔的奶茶都是入口微咸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吃得惯。
这家店客人不多,很多也许是冲着这份格调和环境而来,体验一下南亚的异国风情,所以也不需太在意食物,如果真的想尝试尼泊尔菜,我还是喜欢去巨鹿路上的那家,口味更地道更美味。
某天的晚上还去了家名字特有意思的面馆—狠牛。咋一看还以为是走高贵路线的日料店,空旷的店面,泥灰的墙壁,黑色的大木桌,几桌日本客人,简直就是新都里无二的简易版本,怎能想到却是一家走平民路线的面馆。菜单真是和环境一样走极简风,一张手掌大的纸上也就十来个菜啊面的,招牌面就叫狠牛面,其实是台式红烧牛肉面,价格亲民,量倒也不算大,牛腩用料很好,炖得很酥,吃口非常的嫩滑,也很入味,含牛筋的部位更是味美,面条走的也是粗矿的手工拉面风格,里面还有番茄青菜用来增味,“呼啦呼啦”吃完了面喝完了汤,很满足。
冷菜要了个卤海带丝,装盘很日式,当然量也是很迷你,味道清爽非常不错。还有招牌的狠冰,好像五彩蜜豆冰,小小一个碗,装满了冰铺满了各种颜色的豆子,很靓丽,味道也不错,特别是小珍珠,非常的Q 而有嚼头,只是冰打得太粗太大颗,稍稍影响了口感。总之,这是一家很有意思的馆子,有点小腔调有点小fusion 有点mix & match,连洗手间都装修得很古朴,以后还是会再尝尝卤肉面或者是三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