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南方说唱歌手杨·杰西(Young Jeezy)还是我们的周董,出版新作都不会带给整个乐坛新鲜空气。因为这个世界实在是R&B、太嘻哈,节奏和转音听得人都快吐了。看看排行榜,真要找到一种新颖点的风格都不可能。人们很难静下心来体会一些真正感人的东西,反而容易被那些容易感染身体的音乐所摆布。听,不一定是享受,但一定要是刺激。节奏就像是毒品一样,慢慢侵蚀大众的听觉系统。本来属于黑人自己的文化,却在市场的运作下变成世界性潮流。全球化提倡着个性,同时也在抹杀个性。Ipod真有那么出色吗?其实不然,但是如果你没能拥有,似乎就很老土。一样的不玩R&B的音乐人,似乎就不是好音乐人。身体律动的需要超越了思考,本能的冲动代替了感动。结果R&B音乐让人变得更加“二”,并且“二”成了雷打不动的主流。
其实只要置身在盲目的主流之外,就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感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还不够逼人么?那么为何不让自己舒缓一下呢?戴着面具的“活结”乐队(Slipknot)可以吗?那只会让人肾上腺素分泌过量,所以说排行榜不是个好东西。把眼光放长到北欧瑞典,邻家小女孩模样的苏菲·珊曼妮(Sophie Zelmani)倒是一剂消暑解热的良方。就她本身而言,行内的看法就是她很害羞。没有任何音乐背景的苏菲,甚至没有任何公共演出经历,处女碟却能登上流行音乐最畅销唱片的榜首,似乎是很好的以静制动的例子。对于国内的听众而言,她也不是默默无闻,毕竟天后王菲的专辑《将爱》中《乘客》和《花事了》都翻唱自她2003年专辑里的作品。不过千万不要误会,王菲不是苏菲音乐的代言人——尽管她已经代言过小红莓和极地双星。此菲非彼菲,珊曼妮还是固执地做着她自己。
从1995年以一曲《总是你》(Always You)开始,苏菲手下诗化而真诚的词句配以简单的吉他就已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模式。这些歌曲情感细腻亲切动人,不失少女特有的纯真和敏感,在歌词里依稀可见她成长的过程。处女作大获成功后的巡演和采访她极不适应,于是在第二张专辑中就表现出苦涩和黑暗的气息。之后的作品摇摆在光明与痛苦的边缘,苏菲用手中的吉他讲述自己的故事,让人感到挚友一般的温暖。就在这样的淡然前行中,《大海与我》(The Ocean and Me)已经是她第八张唱片,还真有点不经不觉的恍惚感啊。
如同封面上那艘船一样,大海已经成为诗人们心灵的故乡。苏菲自己也承认,这张专辑就像回到家里,回到自己创作最初的地方。大海不扬波便是平静,这个时候你可以闭上眼睛静静享受波浪推动小舟那份惬意的感觉。钢琴就是海水,吉他是控制方向的桨。《创作》(Composing)轻声的呢喃是写给朋友和自己的心声,声音轻到有些地方只剩下了嘴唇的摩擦声。然而正是这样的“轻”才凸显出歌曲之“重”,重得沉到听者的心中,为她的自我和真实而感动。老搭档莱斯(Lasse Halapi)准确地抓住了她想要的东西,故意安排录音在几个特定的晚上,使得这些歌曲之间隐隐牵上了关联。特别是从《爱在春天》(Spring Love)开始的一系列。
在缓慢的回顾性作品中,苏菲世界里“静”的一面很好地呈现出来。而在另一边,她在大海的感召下放松自己,歌唱着轻松自在的逍遥心情。《风儿带我行》(Wind Took My Sail)和后面的《吔!真好》(Yeah, Okey)中出现了她之前常用的手法,低吟的男声和音和少许电吉他演奏。像两个好兄弟一样潇洒地掠过,在有些伤感的回忆中制造出一点点浪漫和激情。最后的《我会在那里》(I Will Be There)还突然玩了一把雷鬼,算是一个少有的惊喜。原来走过的路不仅有苦涩,也会有成熟后的快乐体会。
在诗人已经变成商人的时代,苏菲·珊曼妮依然能够用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打造一张自我而简约的唱片,实属难得。低调的音乐可能会失去主流听众,可是给真正需要这种音乐的人群带来满足。她用迪伦一样的智慧,诠释着生命中众多值得细味的东西,用平静对抗喧嚣,用真切感人的美丽刺痛了无聊泛滥的主流乐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