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18年前的盛况比较起来,连林兆华自己也不能确定,《哈姆雷特1990》将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票房局面。1990年,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无论是1990年冬北京电影学院的首演,还是1994年人艺复排,都在戏剧界引发震动,创造了购票队伍长达数百米的演出纪录。
但事易时移,人们还会有相同的兴趣吗?林兆华自己说:我们确实进入了一个非常浮躁的时代,浮躁意味蔑视历史与传统,对经典不屑一顾。但无论如何,需要一些有识之士,去肩住这一道闸门。显然和当年的先锋性比较起来,他多了份文化扞守的意味。
实际上即使到了今天,《哈姆雷特1990》的先锋性都相当明显。当年林兆华采用独特的“角色换位”手法,对《哈姆雷特》进行全新的解读,让剧中角色在某个特定时刻转变成哈姆雷特,从而充分展示“人人皆是哈姆雷特”这一主张。使得戏剧形成了极强的解构性。到目前来说,他所造就的鬼魅感都无人能及。
在林氏的剧本结构上,掘墓人被从剧中提炼出来,从开端到结尾贯穿始终,强化了莎翁“生存还是毁灭”这一人类共同面对的根本问题。“角色置换”也是林兆华希望通过这样一种近似荒诞的表达,来阐述其对人类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今天的国王可能就是昨天的哈姆雷特,这也体现了个体生命复杂的社会属性。当国王的扮演者在王后和哈姆雷特下场以后,突然摇身一变,成为哈姆雷特,开始痛斥其叔父弑兄篡位娶嫂的卑劣行径,犹如其内心的分裂。尤其在哈姆雷特为国王和母后上演暗杀游戏的时候,国王居然从王位上缓缓走下,去完整地表演了整个的暗杀的过程。类似这样的戏剧处理和梦魇般的表演手段,使莎士比亚的戏剧充满了荒诞不经的迷幻色彩。
林兆华在《哈姆雷特1990》里要表达的不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式命题,却想传达的是“如果他的对手是一个人,那么对手的清白既不比他少,对手的罪恶也不比他多”。这其实是对被肆意加以罪名的一种颠覆,以及对于被加罪的疑虑和质询,有其特殊的指向。
复排的《哈姆雷特1990》依然由濮存昕领衔主演,奥菲利娅则起用了高圆圆,与二十年前绝然不同的濮存昕,对于哈姆雷特的理解和他日臻完美的演技,可能是90版之后最大的突破之一。那种知天命后,内敛的锋利与柔韧,游刃有余的表达,都将是该剧最大的看点。
剧评家牟森曾认为《哈姆雷特1990》的舞美朴素单纯而有力,它使演员和观众一起笼罩在一种情绪和氛围中,给予演员和观众以充分的想象力。它有一种监狱的感觉,宫廷的感觉,坟墓的感觉,它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残酷地表现着美。
和林兆华濮存昕形成金三角的舞美易立明,依然担纲此次演出,当年的视觉部分就是由王音、易立明等协助林兆华完成的。易立明和王音等都表示,90年《哈姆雷特》的审美具有恒久价值。
和《哈姆雷特1990》相映成趣的,是北京还另有两个《哈姆雷特》的版本。其一是浅利庆太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合作版,其二是以色列卡美尔剧院的希伯来语版。这是因为北京将推出一个大型的系列活动《永远的莎士比亚》,以此来纪念莎翁诞辰444年。北京的舞台上如此之多的《哈姆雷特》,让人想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老话,究竟谁的演绎更为精彩,就看十月金秋的北京舞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