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君波:引导成熟的收藏理念已成行业需要

 祝君波:引导成熟的收藏理念已成行业需要


  “2008上海华人收藏家大会”即将于10月举行。这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以论坛、研究为主的收藏界盛会,也是为各地华人收藏界创造的崭新的非营利性会议模式。两天的议程中,与会者分析收藏发展趋势、交流收藏心得。会议召开前夕,秘书长祝君波接受了本报特约记者的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请谈谈这次大会策划经过和意图。

  祝君波:首先,创立这一华人收藏家的会议方式,是业界的需要和上海市领导支持的结果。我们知道,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培养人们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现在,海内外华人的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文化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华人收藏家队伍不断壮大,中国艺术品创作、交易和收藏日渐繁荣,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广大收藏家以一己之力,收集物证,回报社会,为积累和传承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搭建一个收藏家交流的平台,总结各自的经验,找寻收藏行业的特点,引导成熟的收藏理念,已成为行业的一种需要。

  因为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华人收藏事业在全球范围里,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现象。以香港佳士得2007年的拍卖为例,这年共成交36.26亿港元的艺术品,是历年在亚洲拍卖的最高纪录,而83%的购买力来自亚洲(其中69%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9%来自欧洲,7%来自南北美洲,1%来自中东。另一方面,华人收藏事业的发展也碰到一些新的情况。比如商业化倾向,比如造假成风的问题,也影响着收藏事业健康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大会的邀请对象及会议举行的规模等如何?

  祝君波:我们打算邀请300位代表参加,以华人收藏家为主,并吸纳艺术家、鉴定家、经纪人、艺术机构、企业财团和媒体界参与。此外,对中国文化有研究的外籍人士也在邀请之列。

  大会将于10月8日、9日在上海召开。活动安排主要有:10月8日全天及9日上午举行多场报告会。将邀请全球华人中有影响的文化界、艺术界、收藏界人士作为特邀嘉宾与会演讲,分别围绕收藏涉及的宏观问题和专业问题,总结收藏经验,分析发展趋势,阐发独到见解,回答代表提问。此外,10月9日下午,大会拟组织苏州文化之旅,寻访贝聿铭设计的经典之作——苏州博物馆,欣赏珍贵文物并在馆内忠王府古戏台品茗赏曲。总之,中国古代有文人雅聚,可以说,这是一次收藏界的现代文人雅聚。

  《第一财经日报》:组委会的办公室里,有一幅由著名书画家、鉴赏家陈佩秋题写的“感知文明、怡养情致”的镜片,这也是这届大会的主题。能否简要诠释一下这八字主题的涵义?

  祝君波:“收藏:感知文明 怡养情致”这一主题不是主观的设计,而是通过多次专家学者的研讨,根据收藏的个人性与社会性特色提炼产生的。一方面,收藏是收藏家个人的行为,具有私密性。能满足个人兴趣爱好和愉悦身心的目的。另一方面,收藏家也承担起了社会的职责,即以留取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的文明。收藏家将这些历史遗产保存下来,是对历史、艺术、科学的积累和传播,对后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这一主题是讲收藏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意义。

  《第一财经日报》:大会将出版几种会刊,它们的内容、篇幅及质量如何?

  祝君波:在我看来,一个完整的大会应当具备四大功能:聚会、论坛、研究及出版、展览。首届大会将集中在前三个功能。尤其重视学术研究和出版。在这方面,组委会做了很多工作,发起征文和约稿,现已编辑了三本研究文献以供出版。相对于论坛受到时间、空间限制,出版则呈现出辐射更广、影响更久的特点。大会文献之一《收藏文化研究》,研究华人收藏历史、现状、地域特点及结构等课题,有24篇30余万字;之二《收藏理论研究》,阐述收藏主题、功能、定位、收藏家的素养等相关话题,有25篇18万字;之三《大会采访录》,由六十多位业界精英回忆自己的丰富经历,并对艺术、鉴赏、投资、收藏、文化发表独到见解,很多资料为首次披露,其中包括许多深刻的理念、发人深省的经历、使人会心一笑的花絮等,有40余万字。

  《第一财经日报》:后续活动将如何展开?

  祝君波:会议以后,将写出一个评估报告,由组委会决定今后的方向。根据最初的设想,在2010年世博会时,要在上海召开一个更大规模、功能更完善的华人收藏家大会。因为上海是中国收藏界的半壁江山,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为全球华人收藏界服务。

  作为首届大会的操作者,我当然希望这能成为一个永久性的会议。例如从时间考虑,可以两年一届定期召开。从举办地点考虑,可以在华人收藏家集中的北京、上海、台北、香港、新加坡、旧金山、纽约等地轮流举办。这次以政府资助为主,是一个非营利性的项目,以后为了持续发展,是否可以多方筹资、接受赞助。当然,这只是设想,还要业界认可,领导认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4863.html

更多阅读

向文波:“被高调”的三一代言人

     向文波不会用电脑打字,但却热衷于博客、微博这类新兴媒介。他用自己的方式一手捧红了三一,但作为“明星”的烦恼也随之而来。三一重工董事长、三一集团的掌门人梁稳根是出名的“隐士”。如果不是向文波,出身草莽的三一集团不

钱金波:红蜻蜓的奢侈品理想国(2)

 创办红蜻蜓没多久,创始资金迅速换成了货品,下一步资金投入如何保障?这是钱金波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他找到建行行长,有条不紊地陈述着红蜻蜓发展思路和广阔未来,行长虽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确实与众不同,却始终未敢松口。  钱金波当

钱金波:红蜻蜓的奢侈品理想国(1)

 文/《商界》记者 赵代波 樊力 摄影/雷辉  企业分为两类,一类就像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的人,他们是生产者。  而卓有成效的企业会爬上最高的树,巡视全貌,然后大声喊道:“前面还有一块丛林!”  偶然看到2006年末的一期《头脑风暴》节

声明:《祝君波:引导成熟的收藏理念已成行业需要》为网友陽錯過黃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