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面前,外资企业是“变着法”地裁员,中国企业则是“温柔”地减薪,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那么到底哪种方法更有效呢?是否还有其他的应对之策呢?
█文/李新焕,太和顾问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今年以来,不少外企开始以应对经济危机为名,通过“无薪休假”或者“换岗签订新合同”等方式悄悄进行人力成本的缩减。而对于外界对其是否在进行“裁员”的质疑时,这些公司都表示这不过是公司的正常结构调整,离职是职员自己的选择。
经济危机下,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来缩减人力支出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像“无薪休假”这样的“人性化”措施真的有效吗?对于企业来说,到底是裁员还是减薪,这是一个需认真思考的问题。
假休假真裁员
从2008年底开始,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相继传出减薪和裁员的消息。2009年4月,安永发布“灵活休假”通知,要求其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8500名员工于2009年7月到2010年6月之间休假40天;普华永道则从2009年4月开始推行无薪假期计划,要求员工在9月底前完成15天休假;毕马威则安排每位员工一年内有40天的20%工资假期……
虽然名为“带薪休假”,但是在随之附带的一系列约束性条款的软硬兼施下,不少员工干脆放弃“休假”,选择离职。
那么在国内企业纷纷选择降薪的背景下,为什么外企宁愿付一大笔补偿金也要裁员呢?更为奇怪的是,很多外企裁员和招人同时进行,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按照西方规则运营管理的企业,通常把裁员作为降低运营成本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因为人力成本所占比重大,裁员是降低成本支出的最有效手段。
从成本上考虑,裁员对成本降低的力度远远大于减薪。在正规运营的中国企业中,一个员工的综合人力成本里固定工资比重大概只有50%,企业还要为员工支付“四险一金”,各种福利补贴以及培训成本,这还没算为每个员工提供设备、办公场所、通信、水、电等各种费用,仅仅指望减薪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无异于杯水车薪。
而根据一般外资企业薪酬逐年递增的惯例,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薪酬大约是1年以上新晋职员的2~4倍。但是在产出方面,虽然老员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工作热情远不如新人,因此造成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使用新员工无疑性价比更高,所以很多外企宁愿选择裁员而不是降薪。
当然,资深员工不能说裁就裁,而如果换成“带薪休假”这样的方式,很多人都会接受不了而索性辞职,这样就规避了敏感的主动裁员,顺带连“企业同劳动者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也规避了。
这也就是“四大”在采用低薪甚至无薪休假的方式调节过剩人力成本的同时,继续大规模招聘员工的原因。今年毕马威的全国招聘计划就与去年持平,约为2000人左右;德勤也表示公司每年10月进行的招聘计划没有受到影响,1500名左右的人数没有变化;即使是处在风口浪尖的安永,在很多招聘网站上也可以见到他们的招聘启事。
洋为中用不合时宜
需要注意的是,外资公司这些“变相”裁员手段,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方。对于有些企业而言,这种方式非但没有帮助企业实现战略性的转变,反而招致了较为敏感的“劳务纠纷”。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公司形象,也影响了公司在职员工的生产力与忠诚度。
比如2009年4月,沃尔玛在中国开始推行一项涉及2500人的“人员优化”计划;然而仅仅过了9天,就引发了员工大范围的不满情绪,最终以资方的妥协告终。
相对于西方的企业文化而言,中国的员工对于企业在心理上“依赖感”更加强烈,快速裁员的方式显然与这种文化环境不相容。改革开放之前,企业、工厂等对于员工来说,不仅是一个从事生产活动的场所,更是一个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人们更加强调在企业内的联系与关系。虽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多年,但仍有很多企业为员工提供诸如企业内的食堂、幼儿园、医院等社会性福利,这种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与情感性联系,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改变。
危机期间,作为公司的内部人,员工可以感受和预测到企业进行战略调整的方式和幅度,如果在裁员之前不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还总想耍“小聪明”变相裁员,员工的恐惧感就会进一步引发抵触情绪,这不论是对员工还是企业本身都是不利的。
作为企业管理者,在计算员工流动成本时,不仅仅要考虑员工离职的经济补偿、招聘费用等显性成本,更需要重视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的隐形成本。而员工被动离职还将引起其他员工的观望、迷惘,大量解雇员工更会引起现有员工强烈的心理恐慌,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如果关键岗位员工被迫离职,员工很有可能携带企业核心业务机密投奔竞争对手,从而造成企业更多的损失。
据美国劳工部统计,替换一名雇员的成本将达到一名新招雇员全年工资收入的33%。而美国管理学会的报告则显示,对技能紧缺的岗位,替换成本将达到其全年工资收入的1.5倍。并且,一个新雇员从开始招聘到报到上岗,正常的周期要在45~60天,而新雇员要达到100%的生产率,平均需要6~9个月的时间。
所以说企业在经济衰退时以“裁员”节省的劳动成本,不足以抵消经济复苏后培训与雇用员工的劳动成本。
减薪比裁员更温柔?
在很多中国企业看来,“减薪”是比“裁员”更加温柔的节省成本方法。减薪可以直接减轻公司经营压力和成本,而且在未来经济复苏时还可节省招聘成本。但是减薪操作手法运用不当,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与有选择性的裁员不同,减薪往往是大面积的全员动作,即使减薪幅度有可能不同,也很可能伤及无辜,特别是对核心员工将会带来重大打击,容易造成他们以消极的态度从事工作甚至跳槽,因为这些员工更有可能在原有工资水平上找到一份新工作。如果同行业其他公司提供更高水平的薪酬,员工就很容易与之进行比较而产生一种不公平感,这就会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也容易引起员工流失。
而如果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则很容易造成“大锅饭”思想在企业内盛行。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大家都被减薪了,于是,能力强、水平高的都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些老弱残兵、平庸之辈。降薪的初衷是减低公司运营成本,结果最终使得低能力、绩效差的员工留在岗位上,而企业最核心的关键性人才不断地流失,劣币驱良币,在降低了运营成本的同时更严重损害了公司收益,得不偿失。
与裁员一样,减薪还容易造成员工对企业的未来、对公司的领导没有信心,对公司形象造成损害。所以,减薪带来的后果未必是“哀兵必胜”,而更有可能是“哀莫大于心死”,这非常不利于提升组织效率。因此,减薪如果是以组织效率的下降为代价,将无异于抱薪救火。
最后,减薪还有可能引发劳资争议。目前多数企业的做法是——事先未征得员工同意,就采取直接公告的方式,单方面宣告减薪,如果没有员工提出异议,企业即视同“员工同意”。但是根据规定,从2008年起,企业工资制度必须向职工公示,不能任意随便扣减职工工资。《劳动合同法》就写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样看来,减薪之前企业也得倍加思量,考虑好各种可能的后果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