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与希 和秦与希谈了一下午跑步



  一个淡淡的小说,没有强烈的冲突,不会让人紧张,还没有人说看不下去。

  撰文/公子歌 小全纯

  她执意要在东边的一个咖啡馆见面,并且强调说要相信她的品位。到了才知道,那个地方环境果然不差,至于咖啡就一般了。与以往不同,这个家伙架了一副眼镜在鼻子上,她说是开车需要,不然的话就瞎摸糊眼了。递上一本书,名字叫《米娅快跑》。问她为什么写?她说与6年前的事情有关。

  有个师妹,在外企工作多年,想写一本如何混在公司的书。去年突发奇想,以小说的形式写可能更有意思,也纪念一下青春。

  因为工作,看了很多“职场小说”,但几乎都落入了一个套子。比如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怎样获得了梦幻已久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透露出很强的自恋的信息,甚至把不具备的美好强加于人。

  绝大多数职场,其实都是正常的生活现场,没那么多的陷阱,关于利益和矛盾,也没有那么多的血腥,所以也没必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白雪公主。过了若干年,你会发现自己的变化,其实不是职场的变化,是自身的变化,心智的变化。这个感觉让许多人都有更多的共鸣。于是她就写了,写了就出版了。

  讲到这时,突然听她嚷嚷起来,她说她要的姜茶中姜放多了。大热的天,让你更热。

  无商战,无阴谋,无色情,她声明自己写的是“三无小说”,有人批判她自绝于人民。小说现在最时兴的就是这些,你标榜没有,还想不想过了?但是她认为,一部小说应该有自己的读者,作为一个作者,她介意或不介意的事儿都挺多。看一下书,就像喂养一条鱼,这是读者的感受。她要找到一批喜欢她和她喜欢的人,因此而快乐,让一群相似的人知道彼此的存在。

  很好玩的事情,就是知道彼此的存在。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别人的存在。她说话语速很快,属于快人快语那类。间歇一会儿,她又夸起她选择的这个咖啡馆。绿树成荫,里边还有一片林子,很舒服的是里边的那块地儿,但是因为里边的沙发不舒服,所以她还是选择了外面。

  里里外外,翻来覆去,不过如此,如此而已。

  又见她这时手托香腮,做沉思状。有背景音乐,说的是不清不楚的外国话,听懂听不懂都没关系,就算是优雅环境的一个补充。

  她对《米娅快跑》这本书有两个期待,一是找到它自己的读者,跟自己的读者有意思地接触。二是想尝试一下销售的方式,比如网上阅读,手机下载等等。因为不是学术著作,有完成这些设想的可能。她对未来的小说走向如何很关注,有关小说所有谈判都是她亲自出马,《米娅快跑》对她构成一种吸引,推动一切与之相关的其它,她因此而觉得非常好玩了。

  再说一下纪念青春,她说她的青春经过半截儿了,但不妨也纪念一下。纪念青春不是纪念事件,因为她不是大人物。但是每个人的成长历程有很多关键的变化,从幼稚到懂事,分很多个层次,每个层次仿佛似曾相识,都在找与自己同行的人。这样比较容易交流,人们的生活背景、心灵尺度尽管不同,但青春纪念的价值贯穿人生始终。

  比如女人,一生的友谊十分重要,影响一生。开门恋爱,关门结婚。本来应该关门恋爱,开门结婚。有了家庭,不要成为怨妇。如果有了朋友,有了开放的生活,你会不断在生活中注入新鲜元素。不要忽略女人,尤其是在小说中,她说起话来大有女性沙文主义倾向,因为她在不停地批判男性沙。

  所以她觉得,男人不了解女人。女性写作者多半看自己多一些,自恋也会多一些,真正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不多。就她这样的大俗人来讲,她觉得女人应该检讨,你到底有多少闺蜜?女人的生活质量很重要,因为女人,所以女人。

  你的生活有没有幸福感?这是评判生活质量的标准。好像很模糊,但是很真切。有多少女人皱着眉头过一生,生活是一个重担,看见她们比实际生活还重。很来劲的事儿也累,过得很苦,诉求挺多,工作也如是。女人容易把莫名其妙的事情理解为陷阱,一些悲壮的女人也总是把伤害想得太深。女人喜欢不断地比较,看别人好难受,看自己也难受,还情不自禁地转化为对自己先生的要求。不愿意做的事情很多,却相当愿意抱怨世界。

  女人有保鲜期,所以男人要找一个稍微时间长一点儿水灵的,否则都不会幸福。

  从这个意义上讲,她说她写了一个理想的《米娅快跑》。问她自己的保鲜期过了没有?她说远远没有。她说不信你就问问朋友、先生或家人。家人可能会比较迟钝,朋友会比较敏感,先生会有比较权威的评价。她说对她来说现在的日子挺幸福,对现在的生活状态也没什么不满意。

  一个网友评价说,这是一部温暖有趣的小说。她挺乐。现代人感知温暖的能力差了,不知不觉扮演一个悲剧的角色。你是不是有足够的热情,每一次的笑话都讲得不同?如果你什么都不屑一顾,一天到晚总是如果……那么一辈子都不会幸福,这种不幸才是彻头彻尾的活该。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当你不快乐时问问自己,你为你自己的幸福感做过什么?

  这家伙抽烟,她要了一包烟。熟练地打开,掏出火柴,点燃。烟有烟的味道,以前好像只有坏女人才抽烟,那是另一个时代,对人都贴着标签。对于坏女人,除了美貌之外,一定得给她一个不良嗜好。所以,她现在抽烟抽得心安理得,没算过几天抽一包,写稿子多,打电话多,抽得就多。

  可不可以这样界定,不坏不好的女人抽烟。因为觉得她说不上好坏,挺真实,会工作,也会撒娇。对了,女人会撒娇相当重要。

  一开始以为只有年轻人喜欢这个小说,后来发现竟然50岁上下的男人也评价不错。在小说面前,一个高度理性的人被打动和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没什么区别。有人看完哭了,她吓了一跳。问人家是不是看见别的了,她执意认为他们看到了自己。其实小说的评价权在读者,作者的意思不能强加于人,因为阅读的过程是个创作的过程,读者参与了再创作,主角是他们自己也不奇怪。

  她很忙,电话不断,电话里说别人的书也说自己的事儿。这个女人说话总是斩钉截铁,不容置疑,这大概也是她幸福感的来源。活得个性且挥洒自如。她愿意说“我的意思……”,可能不可能都说在表面,重要不重要在于勾兑。

  绿叶丛中,她斜靠在一只红色的沙发上,一个电话“再见”了,还会有下一个,一把伞也随弯就弯地躺在沙发上。抓耳挠腮一下,再打一个电话。相邻的座位上有两个男人,也有两个女人,两个年轻的女人。看得出男人是主角,女人是陪衬。相比之下,方希的幸福感来自于她的主见,她说话一针见血,也不吝惜动用“傻叉”的字眼儿,她还说,一个缺乏常识的“博士”是多么可怕!她不可怕,因为她首先不是博士。

  她说她现在浑身是汗,归功于姜的温补,现在就是淋一场大雨也不会感冒。

  她说,《米娅快跑》是两个人写的,花了好长时间讨论主题,理出一个大纲,最后也不完全按大纲来写作,一边写一边改。小说两个人写一定文字风格不同,那么如果意见不同怎么办?她说在合作过程中这些问题都不存在,因为单纯当作一个小说,主题,风格设计还是一脉贯通的。朋友之间什么都可以做,包括合作写小说。当然,对于关键人物情节的处理也有分歧,但是没有走不通的路,不是苦处,也不是难处,好好相处就得了。

  成绩不俗,一个月就印了几万册,下载量还要更大一些。

  很多事情都顺理成章,职业发展中会出现某种状况,解决了就挺好。我们理解的职场小说到底是什么?职场中的悲喜情节非常丰富,所以不能用现有的几部“职场小说”来生搬硬套一个概念。她说她不喜欢标新立异,相反,她相当循规蹈矩。冠以一个标签叫“职场小说”,她说更方便识别,如果弄一个“成长小说”什么的,就彻底坏菜了。

  一个淡淡的小说,没有强烈的冲突,不会让人紧张。还没有人说看不下去,场所和情景更像一个朋友的亲密谈话,至于喜欢与否就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也有人抓狂和焦虑,一开始她也不理解,后来有一个提问,忙这忙那究竟是为什么?这就是当时想做的事情吗?

  她更喜欢“反职场小说”这个概念,难道仅仅就是升职加薪才是我们职场的追求吗?不知道,也可以不想知道。职场小说现在大多是描述职场生态的小说,这个状态就是引起共鸣的状态,没那么多的巧合,关注是人的本身。职场焦虑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你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焦虑的过程。

  下午阳光不错,店家促销,咖啡和茶等饮品都买一送一,她感觉自己占了便宜。其实人们都有占便宜的心理,富有的人也想占便宜,因为便宜占大了,所以才成了富人。

  有人质疑,这是一本小说吗?生活可以有理论的倾诉,不见得非得很深但可以很好看,你可以不关注不体会,但是你不能拒绝其中的意思,这本身就很有意思。

 秦与希 和秦与希谈了一下午跑步

  她说她以前很敬畏小说,当然,小说是可以敬畏的。米娅这个人物集中了她对职业的理解,米娅一直低调,她不认为她很聪明,也不漂亮,走到哪儿都不是焦点,做成了什么也觉得是运气。其实米娅是一个有主意的人,有些人在职场不适应,是不愿意揣摩职场的生态,有点一厢情愿。你要知道,这个工作对于你的价值,要衡量你的投入产出比,用简单的价格价值就可以算出来。

  不要跟自己较劲,不要跟工作较劲,不要跟老板较劲,混得好是该干的都干了,好与不好都是关系经营中产生的,跟你自己有时候有关系,有时候没关系。维护好了关系,你才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对,不要坚持不拍马屁就是个性。只有关系融洽,才会产生正面的结果。

  公司就是一堆人的利益集合体,竞争的结果就是获取利益,职场上的胜败不要和人生的成败扯到一块儿。你可以率真,女人分两类,一类天生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一类走着走着之后才明白。

  米娅可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她知道别人要什么。正因如此,米娅处理关系非常弹性。老板的观念你可以不认同,但不一定要对着干,不要拿自己的规则强制他人,不要强求,人生就是一场耗费战。他走了,你来了,你不背负改变世界的责任,你就会过得很好。从这个意义上讲,米娅是一个小聪明大智慧的人。

  令其高兴的是这部小说目前还没有负面的评价,比如严重的漏洞等等。除了小说,她个人的散文集《毒辣端庄》也出版了,散文与小说的风格完全不同,她声称就是喜欢尝试不同的东西。

  这些年她出了一些书,出了一些别人的书,因为这是她的工作,现在出自己的书了,还要继续出下去。她希望每一本都不一样,人要维持一个你能接受的生活,琢磨你喜欢的事情。有些人经过了算计,不是不管不顾,绝大多数人不能这么干。要善于规划,人不一定多有钱,但一定要有时间。这种日子才是人过的日子。

  没有目的性的工作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愉悦,以前说谁是个工作狂是夸人,现在说人是女强人简直说是骂人。每个人来到世界上带来了自己潜在能力,如果有一天爆发了,这就是你的光彩,所以工作上要给自己留个机会,把这些光彩流露出来。

  她喜欢谈人生,有一次商务谈判她和一个上司大谈人生。歪打正着,旁观者反而觉得她这个人有感觉。不断地建立、推翻,谈人生是最划算的事。而且还可以眉飞色舞,这是认真的一种消遣,你对人生的看法你可能谈完就忘了,别人记录的比你更真实。人生最关键的疑惑今天和明天都不一样,每一天都是新人生,找一个工作伙伴,能谈起人生的不太容易。

  聊东聊西扯半天只有人生可聊,不是吗?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实际都差不多,差不多是差多少,就看你对人生的理解了。

  问她刚才对话的是不是她自己,她说不是。是秦与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5105.html

更多阅读

张学友和刘德华怎么了 刘德华与张学友

张学友和刘德华怎么了——简介张学友和刘德华怎么了张学友和刘德华怎么了——方法/步骤张学友和刘德华怎么了 1、首先:刘德华的选择追求在变,而张学友却一直没变。如果各位注意观察,这么多年来,刘德华的演艺事业不仅仅在唱歌方面,在电影

金和软件是否走了一条不归路 健身是条不归路

今天看见了金和在新浪网上的广告,手里很是为他捏了一把汗,这样的烧钱方式和中国的主流OA市场的走向相对违背,本来挺欣赏金和今年的市场炒作行为,毕竟今天的OA软件行业,过于沉闷、,过去的OA厂商已经习惯了一条腿走路的方式——产品。08年,

马伯庸《与书店谈道德》阅读及参考答案 职业道德参考文献

与书店谈道德马伯庸①有人问了一个问题:现在实体书店举步维艰,如果我去实体书店,看中一本书,回到家里找了个打折的网上书店把书买了,这算不算不道德?②我是从来不会这样做的。我是个急性子,看到什么好书,直接拿到柜台去付款,一分钟不到它

浅谈闻一多诗集《红烛》与《死水》 死水微澜

浅谈闻一多诗集《红烛》与《死水》[中文摘要]作为爱国诗人和民主战士的闻一多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集《红烛》与《死水》更体现了高超的诗歌创作技能。相比《红烛》的多情感伤、浪漫秀丽,《死水》更显沉郁理性

秦始皇兵马俑 铜车马 一 秦始皇陵铜车马二号

1、一号铜马车,为双轮单辕结构,车舆为横长方形,宽126米,进深70厘米,前面与两侧有车栏,后面留门以备上下,车舆右侧置一面盾牌,车舆前挂有一件铜弩和铜镞。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其名叫立车,也叫戎车,高车。2、秦始皇陵铜

声明:《秦与希 和秦与希谈了一下午跑步》为网友爱情的扒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