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产》专栏撰稿人 黄春申 撰稿
李安的新作品《制造伍德斯托克》上映了,正赶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40周年纪念,在40年前的8月15日至8月17日,这个纽约附近的小镇,曾经汇聚了50万人进行了一场三天三夜的演唱会,50万人?这可能是人类历史至今在同一地点,人数最大的非战争集会。正是在这次集会之后,伍德斯托克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镇一举转型成为了全世界的音乐圣地,大量艺术家开始迁居于此,40年来,伍德斯托克这地方在经济、文化上为此受益匪浅。
但40年前,在这里居住的人,并不希望有那么多人前来举行聚会,他们认为这严重影响了小镇原本宁静的生活,甚至会引发越来越多的治安问题。实际上即使在美国,乡村的房地产行业也并不是人们热切关注的话题。如果这事情发生在现在的中国,伍德斯托克镇政府估计会为这样大型的活动,准备上三五年,学生的考试作文讲不定都能改成“我为音乐节画蓝图”。
文化与经济看似格格不入,但其中总可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可以用作经济活动的载体,但其最大的价值,是与经济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得到的经济增值,是以几何式的速度呈现的,伍德斯托克就是这种典型的文化产物之一,但这样的化学反应并不是空中楼阁,如果你现在去回顾所有文化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案例,都会发现,至少这些文化活动的开端是没有明确的商业指向性的,文化是一种不追随固定模式前进的动物,随意性与适应性是它的关键所在。
如果在明确的商业指导下,去生硬“创造”文化活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在上海就有鲜活的例子。“北欧”、“地中海”、“英伦”一个又一个有着“欧洲血统”的地产社区被打造出来,但上海的气候既不需要尖顶,也种不出好的蔷薇,所有典雅至极的设计,最后都成为了鸡肋。我们可以很羡慕西方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能够照搬他们所有的文化到中国来,制造我们自己的“欧洲小镇”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无论是社会环境、地理气候还是人种都是不匹配的,我们只是在努力破坏大自然浑然天成的创造而已。
如果伍德斯托克这样的活动被挪到现在的中国,会成为什么样呢?我们不妨好好想象一下,投资者能够接受一场没有门票的演唱会吗?在补给紧缺时,50万人所能得到的,是大量的免费水和食物,还是趁机提价的食品供应商?现场下起暴雨时,组织者是一丝不乱的疏导混乱,还是卖出雨具大赚一笔?无数年轻人发自内心进行神圣的“爱的仪式”,是对他们报以宽容赞赏,还是偷偷摸摸地拿其电话通知扫黄办来立功?
今年春天,我曾经去参加过一个在镇江举办的摇滚音乐节,音乐节在镇江的新区大学旁,据说镇江当地非常重视这样一个活动,因为新区有地产有商业,所有这些期待发展的东西,都希望一个类似伍德斯托克的奇迹在这里能够出现。但恕我直言,现场就像个稍有规模的庙会而已,在中国摇滚乐只是少数人的游戏,没有多数人的共鸣。连举办地附近大学的学生们,都丝毫不知道这个音乐节的存在(后来才知道,50元的票价成为一个很大的消费门槛),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查查,音乐节后镇江新区的楼价涨了没?
所有想通过文化推动地产发展的开发商们,不妨去先看看李安的《制造伍德斯托克》。不要光盯着这部电影的投入产出收益比,也别惦记着当年音乐节期间小镇的财务报告。先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音乐,然后再考虑怎么玩“文化地产”、“音乐节地产”吧!|!---page split---|